學名
Acanthurus maculiceps  
發音 
Acanthurus maculiceps頭斑刺尾鯛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Ahl, 1923) 棲息深度 1 - 15公尺
中文名 頭斑刺尾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刺尾鯛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70 Acanthu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斑頭刺尾魚 
最大體長 25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黑帶倒吊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北部、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西南太平洋 
同種異名 Hepatus maculiceps, Hepatus nigrican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4771 ASIZP0055077 ASIZP0055174 ASIZP0057755 ASIZP0058620 ASIZP0070764 FRIP20031 NMMBP01080 NMMBP03012 NMMBP03232 NMMBP05581 NTOUP200712-103 NTUM00119 NTUM00976 NTUM00977 NTUM00978 NTUM00982 NTUM00984 NTUM00986 NTUM00987 NTUM00988 NTUM00990 NTUM00991 NTUM04141  
英文俗名 Pale-lined surgeonfish; White-freckled surgeonfish; Yellow-freckled surgeon fish; Earbar surgeon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不特別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分別具XI棘及III棘,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彎月形,隨著成長,上下葉逐漸延長。體橄欖綠至暗褐色,具許多藍灰色不規則的波狀縱線,頭部及頸部則散佈許多暗橙色班點;胸鰭上方具一橢圓形黑斑。背鰭及臀鰭褐色,基底及鰭緣具藍帶;尾鰭黑褐色,基部有一白帶,具藍色緣;胸鰭暗色,末端黃色;尾柄棘溝緣為藍黑色,而尾棘則為淡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清澈而面海的潟湖及礁區,棲息深度一般在15公尺以下,幼魚則活動於水表層至水深3公尺處。以藻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馬爾地夫、安達曼海、聖誕島至菲律賓及萊恩島,北至至日本的琉球群島,南至薩摩亞。臺灣南部、北部、東部及離島之綠島、蘭嶼等海域有產。 

漁業利用

一般以流刺網、延繩釣或潛水鏢魚法等捕獲。觀賞及食用兼具。剝皮後,煮薑絲湯,肉質鮮美。尾柄上骨質盾板非常銳利,易傷人,處理時需小心。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