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canthurus thompsoni  
發音 
Acanthurus thompsoni黃尾刺尾鯛
by: 陳靜怡
命名者 (Fowler, 1923) 棲息深度 4 - 75公尺
中文名 黃尾刺尾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刺尾鯛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70 Acanthur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黃尾刺尾魚 
最大體長 27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倒吊、粗皮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北部、東北部、澎湖、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菲律賓民 
同種異名 Acanthurus philippinus, Hepatus philippinus, Hepatus thompsoni, Teuthis thompsoni   
參考文獻 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Randall et al.,1990)  Fowler, H. W. 1923 Randall, J. E., G. R. Allen etc. 1990 
典藏標本 ASIZP0060472  
英文俗名 Whitetail surgeonfish; Thompson's surgeonfish; Thompson's tang; Chocolate surgeonfish; Chocolate surgeon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隨著成長而略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分別具XI棘及III棘,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彎月形,隨著成長,上下葉逐漸延長。體一致為橄欖褐至藍灰色,但在胸鰭腋下具一大黑斑,背鰭基底末緣具一小黑斑。除尾鰭白色外,各鰭與體同色;尾柄棘溝緣為黑褐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外礁陡坡區。群游性。以浮游動物,如甲殼類以及魚卵等為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部,東至馬貴斯及杜夕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拉帕。臺灣北部、東北部及東部離島有分布。 

漁業利用

一般以流刺網、延繩釣或潛水鏢魚法等捕獲。體型較小,且較少見,一般作為觀賞用魚。尾柄上骨質盾板非常銳利,易傷人。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