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Ruvettus pretiosus  
發音 
Ruvettus pretiosus薔薇帶鰆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Cocco, 1833 棲息深度 100 - 600公尺
中文名 薔薇帶鰆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帶鰆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73 Gempyl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棘鱗蛇鯖 
最大體長 30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油魚、黑皮牛、粗鱗仔、龍鱈、圓鱈 
世界分布 全球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小琉球、綠島 
棲息環境 大洋、深海、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西西里島 
同種異名 Rovetus temminckii, Ruvettus delagoensis, Ruvettus pacificus, Ruvettus preciosus, Ruvettus tydemani, Ruvettus whakari, Tetragonurus simplex, Thyrsites acanthoderma, Thyrsites scholari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8805 ASIZP0059827 ASIZP0060838 ASIZP0066307 ASIZP0800966 ASIZP0910966 FRIP00933 FRIP20016 NMMBP02857 NMMBP03530 NMMSTP00901 NTUM06966  
英文俗名 Night barracuda; Oilfish; Castor oil fish; Escola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略側扁,背、腹輪廓弧形,腹緣尖銳具稜脊,尾柄上無稜脊;體長約為體高之4.8倍左右。頭中大。吻尖突。口裂大,平直;下頜突出於上頜;上下頜具尖銳之犬齒。體表粗糙,被細圓鱗及骨狀瘤;側線一條,呈直行延伸。第一背鰭低,具棘XIII-XV;第二背鰭, 軟條16-20,離鰭2;臀鰭硬棘II, 軟條15-18,離鰭2;腹鰭小,具I,5;尾鰭深叉。體色一致呈暗褐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在深層海域,通常在200-400公尺以上的深度棲息。游泳能力強,肉食性,主要棲息在陸棚斜坡,通常單獨或成對活動。主要以甲殼類、頭足類及其他小魚為主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全世界溫、熱帶海域。臺灣大溪、南方澳、東港等漁市場皆可見。 

漁業利用

可利用底拖網或延繩釣捕獲。肌肉及內臟富含蠟質(Wax,一種高熔點,且不溶於水的有機物質),對於消化功能不佳的人,多食易導致腹瀉、嘔吐,雖無生命之威脅,但仍應避免食之。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