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anthigaster amboinensis  
發音 
Canthigaster amboinensis安邦尖鼻魨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eeker, 1864) 棲息深度 2 - 15公尺
中文名 安邦尖鼻魨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四齒魨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509 Tetraodont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安汶扁背魨 
最大體長 15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安朋河魨、尖嘴規、規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泛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北部、東北部、小琉球、蘭嶼、綠島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尼摩鹿加群島 
同種異名 Canthigaster margaritatus, Canthigaster polyophthalmus, Canthigaster solandri, Psilonotus amboinensis, Tetrodon amboinensis natalensis, Tetrodon natalensis, Tropidichthys oahuensis, Tropidichthys psegm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中國動物誌-魨形目(蘇等, 2002)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蘇錦祥, 李春生 編著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5195 ASIZP0056754 ASIZP0056892 ASIZP0056893 ASIZP0056897 BPBMI23270 NMMBP05439 NMNSF01268 NTUM01360 NTUM01361 NTUM01363 NTUM01364 NTUM01365 NTUM01366 NTUM01367 NTUM01368 NTUM01370 NTUM01371 NTUM03715 USNM00293394  
英文俗名 Sharpnose pufferfish; Spotted toby; Spider-eye puffer; Ambon t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卵圓形,側扁而高,眼後枕骨區突出,尾柄短而高。體側下緣平坦,無縱行皮褶,腹部中央自口部下方至肛門前方則有一稜褶。吻較長而尖;鼻孔單一,不甚明顯。背鰭近似圓刀形,位於體後部,具軟條11-12;臀鰭與其同形,具軟條10-11;無腹鰭;胸鰭寬短,上方鰭條較長,近呈方形,下方後緣稍圓形;尾鰭寬大,呈圓弧形。頭部及體側呈紫褐色或淺褐色,散佈許多小圓藍點;腹部灰色,有許多深褐色斑點及由背部延續下來之藍點;眼周圍具放射狀深色紋,眼後之深色紋向背中線延伸,但不與相對之條紋相接;眼下與胸鰭基前有許多平行藍紋,向喉部延伸。除尾鰭褐色且上下葉具深紫褐色外,餘鰭淡褐或淡紅色,鰭基黑色。

棲所生態

暖水性小型魚類,主要棲息於珊瑚礁及岩礁等淺水靜水域,以藻類、碎屑為主食,另尚捕食少量之有孔蟲、多毛類、甲殼類、被囊動物、海綿、苔蘚虫等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泛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東至加拉巴哥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夏威夷群島,南至澳洲、社會群島。臺灣分布於南部、北部、東北部、綠島、蘭嶼及小琉球等海域。 

漁業利用

內臟有弱毒,不可食用。體色豔麗,常被當做觀賞用魚。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