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anthigaster axiologus
Canthigaster axiologus三帶尖鼻魨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Whitley, 1931 棲息深度 6 - 100公尺
中文名 三帶尖鼻魨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四齒魨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509 Tetraodont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軸扁背魨 
最大體長 14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尖鼻魨、尖嘴規、規仔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澳洲昆士蘭 
同種異名 Canthigaster coronat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中國動物誌-魨形目(蘇等, 2002);Randall, J. E. , J. T. Williams, and L. A. Rocha(2008) The Indo-Pacific tetraodontid fish Canthigaster coronata, a complex of three species. Smithiana, Publications in Aquatic Biodiversity, Bulletin No. 9: 3-13.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蘇錦祥, 李春生 編著 2002 Randall, J.E, J.T. Williams, etc. 2008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Saddle-back puffer; Saddle toby; Crown toby; Crowned puff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卵圓形,側扁而高,眼後枕骨區突出,尾柄短而高。體側下緣平坦,無縱行皮褶,腹部中央自口部下方至肛門前方則有一稜褶。吻較長而尖;鼻孔單一,不甚明顯。背鰭近似圓刀形,位於體後部,具軟條9-10;臀鰭與其同形,具軟條9-10;無腹鰭;胸鰭寬短,上方鰭條較長,近呈方形,下方後緣稍圓形,北太平洋區通常具軟條16,南太平洋區通常為17;尾鰭寬大,呈圓弧形。體白色至淡灰白色;體具四條前斜之不規則且略似三角形之黑褐色帶,帶緣鑲有橘黃色及藍色的小點或線條;第一條在眼後半部,第二條在胸鰭部位且向下延伸至胸鰭基底,第三條在背鰭前且向下延伸至胸鰭,第四條在背鰭後;眼四周亦有放射狀的藍色與橘黃線紋;體側下半部為腹部具許多黃色斑點,且延伸至尾鰭上。各鰭淡色。以前所記載之角尖鼻魨(Canthigaster coronata)為本種之相似種,僅產於夏威夷。

棲所生態

暖水性小型魚類,主要棲息於珊瑚礁及岩礁等水域,棲息深度較深,常被發現於水深23公尺以上的水域。以藻類、碎屑、有孔蟲、多毛類、甲殼類、被囊動物、海綿、苔蘚虫、小型腹足類和魚類等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東至馬歇爾群島及東加。臺灣分布於南部、東部、綠島、蘭嶼、小琉球及澎湖海域。 

漁業利用

內臟有弱毒,不可食用。體色豔麗,常被當做觀賞用魚。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