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canthocybium solandri  
發音 
Acanthocybium solandri棘鰆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Cuvier, 1832) 棲息深度 0 - 12公尺
中文名 棘鰆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鯖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75 Scomb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沙氏刺鮁 
最大體長 25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石喬、竹節鰆、土托舅、沙瓦拉 
世界分布 全球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澎湖、蘭嶼、東沙 
棲息環境 大洋  模式種產地
 
同種異名 Acanthocybium forbesi, Acanthocybium petus, Acanthocybium sara, Acanthocybium solanderi, Acanthocybrium solandri, Acanthoscybium solanderi, Acantocybium solandri, Cybium petus, Cybium sara, Cybium solandri, Cybium verany, Scomber amaru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Cuvier, G. etc. 1831 G. Miles Conrad 1938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62844 ASIZP0066512 ASIZP0076063 ASIZP0700329 ASIZP0801889 ASIZP0911889 FRIP20405 FRIP21179 FRIP22237 NMMBP06542  
英文俗名 Pacific king-fish; Queen-fish; Queen fish; Wahoo fish; Wahoo; Barracuda; Malata kingfish; King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極為延長,側扁;尾柄細,兩側在尾鰭基處各具3條隆起脊,中央脊長而高,其餘二脊短而低。頭中大,稍側扁。吻尖突,大於眼徑。眼較小,位近頭的背緣。口大,端位,略斜裂;上下頜等長,上下頜齒各具齒一列,齒強大,側扁,三角形,略具鋸齒緣;腭骨及鋤骨亦具齒,舌上無齒。第一鰓弓上之鰓耙缺如。體被細小圓鱗,易脫落,側線鱗較大,腹部大部分裸露無鱗;側線完全,無分枝,沿背側延伸至第一背鰭中部急降至體側中部,再幾平直地伸達尾鰭基。第一背鰭具硬棘XXIII-XXVII,與第二背鰭起點距離近,其後具7-10個離鰭;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尾鰭新月形。體側藍綠色,腹部銀白色,體側約30條黑色橫帶。

棲所生態

近海大洋性中表層洄游魚種。群游性,游泳速度快。以鯡、鯷等小魚及烏賊為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各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包括地中海及加勒比海。臺灣各海域皆產,尤其是東部及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各沿岸國重要之食用魚,每年全世界之產量可達1,000-10,000公噸。一般漁法以圍網、定置網、流刺網、一支釣、延繩釣等等。煎食、味噌湯或加工成製品皆宜。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