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Springeratus xanthosoma  
發音 
Springeratus xanthosoma黃身跳磯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eeker, 1857) 棲息深度 0 - 5公尺
中文名 黃身跳磯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胎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48 Clin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黃身跳磯鳚 
最大體長 7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胎鳚、狗鰷、黃鳚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北部、東北部、小琉球、綠島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印尼爪哇島 
同種異名 Clinus xanthosom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  Bleeker, P. 1857 Shen, S. C. 197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4735 ASIZP0054744 ASIZP0058541 ASIZP0073283 ASIZP0074191 ASIZP0075129 ASIZP0700390 ASIZP0805758 ASIZP0915758 BPBMI19558 NMMBP01104 NMMBP01105 NMMBP01106 NMMBP01107 NMMBP01108 NMMBP05614 NMMSTP00719 NTMP0006 NTOUP200711-045 NTOUP200712-055 NTOUP200801-048 NTOUP201003-208 NTOUP201006-357 NTUM01526 NTUM01527 NTUM01528 NTUM01530 NTUM01532 NTUM01534 NTUM01535 NTUM01536 NTUM01537 NTUM01538 NTUM01539 NTUM01540 NTUM01541 NTUM01543 ...列出全部61筆...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
英文俗名 Clinid; Weed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中等延長,側扁,愈後愈側扁;頭稍鈍。吻短於眼徑。口可伸縮,裂斜;上頜骨達眼眶後緣下方或之後;上下頜約等長;具錐狀尖齒;鋤骨與腭骨具齒。眼眶上緣皮膜多變,具分枝突起,通常基部具一柄;眼間隔窄,稍突。前鼻孔具鼻管與鼻瓣。體具埋於體下的小圓鱗;頭部無鱗;側線完全。雄雌皆具生殖瓣膜,且覆蓋住生殖孔與肛門。背鰭起點在眼眶後緣上方,前三棘隆起成羽冠狀;腹鰭喉位;尾鰭與背鰭以鰭膜相連,尾鰭圓形或稍截形。體黑褐色,具數條不明顯橫帶,並延續至背鰭與臀鰭。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海藻床,常見於潮池。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臺灣除西部外,各地沿岸潮池可見。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