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iliza macrolepis (Smith, 1846) 大鱗鮻 F245 Mugilidae 鯔科
俗名豆仔魚、烏仔、烏仔魚、烏魚、大鱗鮻、粗鱗烏(澎湖)。棲息於礁區、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深度0-2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太平洋,產於臺灣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最大體長60 cm,模式種產於南非。
體延長呈紡綞形,前部圓形而後部側扁,背無隆脊。頭短,圓筒形。吻短;唇薄,下唇有一高聳的小丘而不具唇齒,上唇有1-2列似釘子唇齒。眼圓,前側位;脂眼瞼不發達,脂眼瞼長和眼徑比0.61-0.91;前眼眶骨寬廣,其大小佔滿唇和眼之間的空間,前緣有少許缺刻。口小,亞腹位;上頜骨末端彎曲向下且寬大略呈方形,末端遠於口角後緣;牙細弱或絨毛狀。鼻孔每側各一對。在稚魚期為圓鱗,隨著成長而變為具有多列錐型櫛刺的櫛鱗;頭部及體側的側線發達;側線數目10-11條;縱列鱗數31-35。鰓耙繁密細長,第一鰓弓下枝鰓耙35-78。背鰭兩個,第一背鰭硬棘IV,第二背鰭鰭條I,8;胸鰭上側位,具16鰭條,基部無藍斑駁或黑點,腋鱗不發達;腹鰭腹位,具鰭條I,5,腋鱗發達;臀鰭具鰭條III,9-10;尾鰭分叉或凹入。幽門垂數5條。新鮮標本的體背灰綠色,體側銀白色,腹部漸次轉為白色。背鰭灰色;腹鰭白色;尾鰭為暗藍色鑲黑邊;胸鰭為黃色,基部具金黃色斜斑,且有藍色和黑色素胞聚集。虹膜有一金黃色環圍繞。Liza macrolepis為其同種異名。
主要棲息於沿岸砂泥底質地形的海域,而河口區或紅樹林等半淡鹹水海域亦常見其蹤跡,亦常侵入河川下游。以底泥中有機碎屑或水層中的浮游生物為食,群棲性,常成群洄游,幼魚在受到驚嚇時,會有躍離水面的動作。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水域,由紅海、東非洲至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臺灣四周海域均常見。
漁期全年皆有,主要為沿岸流刺網或待袋網等法捕獲,產量多,但因本種魚體型較小,又沒有烏魚有飽滿的卵,故經濟價值不像烏魚來的高,魚肉適合煮湯或紅燒皆不錯。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