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nthogobius hasta (Temminck & Schlegel 1845) 
發音 
 長身鯊 F460 Gobiidae 鰕虎科
俗名尾斑長身鯊。棲息於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深度0-10公尺,無毒性,不可食用,無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日本至東中國海,產於臺灣西部、西南部,最大體長20 cm,模式種產於日本長崎。
背鰭Ⅸ-Ⅹ, 19-22,臀鰭15-18,胸鰭20-22,腹鰭Ⅰ, 5;尾鰭16-17。縱列鱗 57-67;橫列鱗 16-20;背鰭前鱗 27-30。鰓耙3-4+8-9。體長為體高的5.8-9.3倍;為頭長的3.4-5.9倍。頭長為吻長的2.7-3.4倍;為眼徑的4.5-7.4倍;眼間距的5.6-8.7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6-2.5倍。體延長,魚體前部分呈圓筒狀,後部側扁且細。尾柄粗短。頭寬大,稍平扁,頭部具有3個感覺管孔。臉頰具有3條感覺乳突線。吻較長,圓鈍。眼小,上位,眼下具有1條斜向上唇的感覺乳突線。兩眼間隔平坦,等於或稍小於眼徑。鼻孔每側兩個,分離:前鼻孔具有短管;後鼻孔小而圓。口大,前位,上頜稍長於下頜,口裂向後延伸至對應於眼睛前緣或稍後。上頜具尖細齒1-2行,下頜齒2-3行。鋤骨無齒。唇厚,發達。舌大,游離,前端呈截形。臉頰有一長方型皮突,後緣微凹。鰓孔寬大。鰓蓋骨上方具有3個感覺管孔,前鰓蓋骨後緣具2個感覺管孔。背鰭2個:第1背鰭起於胸鰭基部後上方,基底短,後端不會延伸到第2背鰭起點;第2背鰭基底較長,平放時不延伸至尾鰭基部。臀鰭起點在第2背鰭的第4、5鰭條基部的下方。胸鰭尖圓形。腹鰭小,基底小於腹鰭全長的1/2,左、右腹鰭癒合成一個圓型吸盤。尾鰭尖長,等於或稍小於頭長。體呈淡黃色,在中小個體的體側常具有數個黑色斑塊;背側為淡褐色;頭部有不規則暗色斑塊;臉頰下緣淺色。第一背鰭為淡黃色,上緣呈橘黃色;第二背鰭有3~5縱行的黑色點紋;臀鰭淺色,下緣呈橘黃色;胸鰭和腹鰭為淡黃色,下緣呈橘黃色,基部有1個暗色斑塊,後方有白色半月形條紋。較大個體的暗斑則不明顯。斑尾刺鰕虎(Acanthogobius ommaturus)為同種異名。(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暖溫水性近岸底層中大型鰕虎魚類,生活於沿海、港灣及河口等汽水域處,也進入淡水域。喜棲息於底質為淤泥或泥沙的水域。多為穴居。性情凶猛,會攝食各種魚、蝦、蟹和小型軟體動物。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海域,包括臺灣、日本及中國大陸。臺灣分布於西北部及西部等。
偶見魚種,不具漁業價值。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