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odon holocanthus Linnaeus, 1758 
發音 
 六斑二齒魨 F510 Diodontidae 二齒魨科
俗名刺規、刺龜、氣瓜仔、氣球魚、刺規(澎湖)、六斑河魨。棲息於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深度0-170公尺,有毒性,不可食用,有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全球,產於臺灣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南沙,最大體長50 cm,模式種產於印度。
體短圓筒形,頭和體前部寬圓。尾柄錐狀,後部側扁。吻寬短,背緣微凹。眼中大。鼻孔每側2個,鼻瓣呈卵圓狀突起。口中大,前位,上下頜各具1喙狀大齒板,無中央縫。頭部及身體的棘甚堅硬而長;尾柄無小棘;眼下緣下方無1指向腹面的小棘。各棘可自由活動。背鰭一個,位於體後部,肛門上方相對位置;臀鰭與其同形;胸鰭寬短,上側鰭條較長;尾鰭圓形。背鰭具有13-15根軟條;臀鰭具有13-15根軟條;胸鰭具有20-24根軟條。體背側灰褐色,腹面白色,背部及側面有一些深色的斑塊,另有一些黑色小斑點分布;無喉斑;背鰭、胸鰭、臀鰭及尾鰭淡色,無任何黑斑。 最大體長可達50公分,一般以15公分左右的個體較為常見。(2020-6-17 黃世彬 編寫)
主要棲息於淺海礁石區、泥沙底質海域或開放性水域。棲息深度範圍為2-200公尺。一般行獨居生活,在春末夏初的繁殖季節,會有大量聚集發生;幼魚則行大洋漂游性生活,據報導會出現在漂浮的馬尾藻(Sargassum)藻叢之中。主要於夜間捕食軟體動物、海膽、寄居蟹及螃蟹等無脊椎底棲動物為食。
廣泛分布於全世界各熱帶以及亞熱帶海域。在臺灣棲息於近海域,雖然各地海域均有分布,但在臺灣北部海域比南部海域常見。
在臺灣屬於常見魚類,數量普遍。且因為全身佈滿尖刺,一般少有人會刻意捕捉牠,被釣客意外釣獲時,有時會被棄置在岸上。但部分海鮮餐廳將之做為食材料理。在部分濱海的風景區,也可見到以六斑二齒魨剝製標本加工製成的吊飾或燈籠做為商品出售給觀光客。釣獲或處理這種魚的時候應小心,以免遭到咬傷或尖刺扎傷。但常被飼養於水族館供人觀賞。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