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a mola (Linnaeus, 1758) 
發音 
 翻車魨 F511 Molidae 翻車魨科
俗名翻車魚、蜇魴、蜇魚、海蟲(澎湖)、曼波(成功)。棲息於大洋、深海、近海沿岸,深度0-400公尺,有毒性,可食用,有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全球,產於臺灣東部、南部、東北部,最大體長333 cm,模式種產於地中海。
本科魚類均體高而側扁,呈卵圓形,無尾柄。頭高而側扁。眼小,上側位,眼間隔突起。吻圓鈍。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喙狀齒板,無中央縫。鰓孔小,位於胸鰭基底前方。體和鰭均粗糙,具棘狀或粒狀突起;無側線。背鰭高大呈鐮刀形;臀鰭與背鰭同形且相對;背鰭與臀鰭鰭條向後延伸至體末端相連而形成一圓形假尾鰭(pseudo- caudal fin)或稱舵鰭(clavus);尾鰭消失。無腹鰭;胸鰭短小,圓形,胸鰭基部橫行,並不垂直。本種的特徵是舵鰭是呈圓形或成波浪型。體背側灰褐色,腹側銀灰色;體側帶細小斑點。各鰭灰褐色。 最大體長可達3m以上,體重達1,000kg。(2020-6-18)
大洋性表層魚類。獨游或成對游泳,有時會集一小群。行動遲緩,常側臥於水面而隨波逐流,或正常游泳於表水面,露出背鰭,亦能潛入數百米之深水中。以魚類、軟體動物、水母、甲殼類、浮游動物及易碎的海星等為食。翻車魚多半會隨著洋流以每小時3公里多的速度漂流,四處移動。但為了覓食或躲避掠食者,也可以快速的游泳,甚至於會垂直的跳出水面。可能因為牠的英文俗名是「海洋太陽魚」,且會有橫躺在海面上像在曬太陽的行為,故常被誤以為牠是中表層習性的魚類。但事實上牠常在100-200公尺的深海覓食,甚至游到600公尺以的下。本種魚通常單獨行動,但偶爾也會發現成對出現。過去多半認為他主要吃水母,但根據DNA的胃內容物分析,發現牠其實是以一般的肉食動物,包括以浮游生物及小魚丶魷魚及甲殼類等為食,水母大概只佔了15%。翻車魚是魚類中產卵數最多的一種,可達三億顆卵。發育過程經過複雜的變態,成長的速度非常快,但目前的研究資料甚少。在水族館中不易飼養及展示,但本種魚也有養到10年的紀錄。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溫帶和熱帶的海域,本種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基因差異大,但在南半球和北半球之間的基因差異却小。臺灣主要分布在花東沿近海域的大洋環境,但在台灣本種的數量比矛尾翻車魚要少的多。
翻車魚在全球共有翻車魨(Mola mola) 丶矛尾翻車魨(Masturus lanceolatus) 、細長翻車魨(Ranzania laevis) 及拉氏翻車魨(Mola ramsayi)等共四種。在美國加州及地中海翻車魚常被劍旗魚漁業及大型流刺網所誤捕,誤捕比例頗高,但翻車魚的混獲及濫捕問題在全世界並未受到監管,使得翻車魚的族群量快速減少。牠還受到漂浮垃圾的威脅,特別是類似於牠的食物-水母的塑膠袋,會被吃進胃中,讓它餓死。因此2015年IUCN已將本種魚的瀕危等級升級為易危的(Vulnerable; VU) 。又,由於牠體內可能含有毒素,所以歐盟禁止食用或加工。翻車魚的天敵除了殺人鯨丶海獅和大白鯊等之外,還有人類。主要漁法為標旗魚法及定置網,全年皆產。臺灣東部地區產量較豐。因食物鰱中有時會包含四齒魨及刺河魨,食之可能引起中毒(Parsons, 1986)。
VU IUCN 瀕危狀態:易危(VU) A4bd 201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