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下一篇]  [回專欄目錄]
地震魚再現--記述皇帶魚(96/4/9)
  今年327日下午,本中心的陳國勤老師及實驗室同仁於東北角出差時,意外發現一隻游息尚存、平躺於海蝕平台上任由海浪推拍的龐然大魚,體長為4.5公尺。經邵廣昭老師研究室助理趕往現場後,經鑑定為稀有的深海魚類-皇帶魚。皇帶魚又有地震魚之稱,恰巧日前於日本近海發生規模6以上的地震,再次引發人們與地震的聯想。
  皇帶魚 (Regalecus glesne Ascanius,1772),英文俗名為oarfish,俗稱地震魚或龍宮使者、白龍王、龍王魚 等等,由於數量稀少及長相奇特,過去鮮少被捕捉、利用。主要鑑別特徵為:身體扁平延長而呈帶狀,體長約為17-24倍體高,無鱗,體表具許多結狀突起;頭小,眼睛上方之頭部明顯呈陡直;背鰭基底長,始於眼睛前方向後延續可達尾部末端,前面6鰭條明顯延長;尾鰭退化;臀鰭缺如;腹鰭特化為一條長鞭狀,沿著腹鰭及鰭條末端具有辦膜狀突出物。身體呈銀白色,體側具許多大小不一之橫向暗斑,頭部略呈藍紫色,各類鰭條及鰭膜呈磚紅色。最大體長可達7-8公尺。

分類位階:
月魚目 (Order Lampridiformes)
皇帶魚科 (Family Regalecidae)
皇帶魚屬 (Genus Regalecus)

1
擱淺於海蝕平台的皇帶魚 (Photo by LiaoYun-Chih)
1
新鮮狀態時頭部呈藍紫色 (Photo by Hsu Chih-Hsiung)

  過去其分類地位及種別鑑定仍有爭議,過去皇帶魚曾經有過16個不同的種名,但日本學者始終使用勒氏皇帶魚 (Regalecus russelii)Olney (1999)認為西太平洋應該為Regalecus glesneTyson (2005)7th印太魚類會議中曾提出太平洋有兩種,及R. russeliiR. glesne,大西洋也有兩種,但目前尚未定論及發表。雖然過去台灣曾聽說有出現,也可能被捕來食用,但台灣首次有紀錄的皇帶魚是在1999121日,由林慶忠採自於花蓮溪外海之定置網內,次年王亦於花蓮崇德外之定置網採獲另一尾體長達5.6公尺之成魚。另有一尾幼魚於2000521日於淡水河口之流刺網採獲。加上這次所發現,台灣共計僅有4尾標本,皆典藏於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之標本館。

  1
死亡一日後之頭部體色 (Photo by Liao Yun-Chih)

  皇帶魚為稀有的中層性深海魚類,目前對其生態習性所知有限,其棲息深度約由表層至1000公尺之間,攝食磷蝦(甲殼動物)、小型魚類及魷魚等。皇帶魚又有地震魚之稱,因為漁民認為牠常於地震過後出現,是否受地震時海底擾動所驚嚇而游到淺海處仍須查證;但為何會在近岸出現仍然未解,可能與颱風等氣候因素有關。 

1
皇帶魚之標本照 (Photo by Lee Mao-Yin)

參考文獻
Froese, R. and D. Pauly. Editors. 2007. FishBase. World Wide Web electronic publication. www.fishbase.org, version (01/2007).
Olney, J.E., 1999. Regalecidae. Oarfishes. p. 1975. In K.E. Carpenter and V.H. Niem (eds.) FAO species identification guide for fishery purposes. The living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CP. Vol. 3. Batoid fishes, chimaeras and bony fishes part 1 (Elopidae to Linophrynidae). FAO, Rome.
Tyson, R.R. 2005. Revision of the oceanic oarfishes, genus Regalecus. Abstract Book, 7th IPFC, Taipei, p. 72. 

撰文:廖運志 博士(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
攝影:廖運志、許志雄、李茂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