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下一篇]  [回專欄目錄]
台灣所採獲的左鲆科之外腸仔魚 
    近期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在東部外海進行中曾魚類像調查時,捕獲一尾相當特殊的外腸仔魚,其主要特徵為體型較大,全長為67.2 mm,右側眼已略為遷移以及腸子外露。根據Amaoka(1972)所描述的特徵以及成魚的特徵,暫時將此標本歸為左鮃科下的北原氏左鮃(Laeops kitaharae)
    左鮃科全世界有23屬147種,台灣有14屬34種(台灣魚類資料庫)。左鮃屬(Laeops)在台灣共紀錄三種,分別為北原氏左鮃(Laeops kitaharae)、小左鮃(Laeops parviceps)、東港左鮃(Laeops tungkongensis)。
    北原氏左鮃成魚主要的特徵為體長卵圓形,兩眼均在左側,口小,吻短鈍,眼間隔窄,上頜骨短,上下和具有一行或多列尖銳錐狀齒,鰭骨無齒,鰓膜不與峽部相連,體被小圓鱗,奇鰭鰭條被鱗,眼側具側線,盲側無側線,眼側胸鰭較長,左右腹鰭不對稱,尾鰭圓形。本種的成魚與他種(congeners)的主要差異為頭上半部輪廓成弧形,身體是粉紅色的,體緣不透明(沈,1993)。
    根據Amaoka(1972)描述,北原氏左鮃的仔魚與左鮃屬其他種差異在於前兩根背鰭棘與其他背鰭條完全分離,且上下兩顎的牙齒全分布在右側。Shen(1984)亦曾提供一尾北原氏左鮃的仔魚標本,但是並未有任何描述。本文主要目的是描述本尾近期所採獲的標本並提供詳細的繪圖。

 1
 台灣所採獲的北原氏左鮃外腸仔魚(吳庭光繪,腸子未繪出)
 Family Bothidae  左鮃科
 Laeops kitaharae (Smith & Pope 1906)  北原氏左鮃 

特徵描述:
    根據一尾67.2 mm S仔魚標本,採自台灣東北部外海中層水域約150 m處。
身體呈狹長橢圓形,標準體長約為頭長的4.8倍,體高約為頭長的2.4倍。眼小,眼徑約為頭長的20%,右側眼已略朝左側遷移。口亦小,吻長約為頭長的25%。在吻上端有一突出小棘。鱗片細小。體高約是背鰭鰭條長的1.5倍,臀鰭鰭條長的2倍;第一與第二背鰭棘游離,支鰭骨向前延伸超過眼睛,其中第一背鰭棘甚短,約與眼徑等長,第二背鰭棘約為頭長的1.9倍。尾鰭長約為頭長的1.2倍。背鰭Ⅱ,109;腹鰭6,臀鰭84,尾鰭17。標本在福馬林固定、酒精保存下體色為淡米黃色,在主鰓蓋骨、身體、背鰭及臀鰭支鰭骨上均布有小蜂窩格狀黑色素斑。腸外露,捲曲盤繞。

11
  北原氏左鮃仔魚之A.頭部特寫(眼部已部份遷移). B.腹部腸子特寫(右側,腸子捲曲)

討論:
    目前在仔稚魚的紀錄中只有鼬魚(Ophidiidae)以及少部分的比目魚具有外腸仔魚的紀錄,根據推測應該是為了增加與外界物質交換的效率。台灣所記錄到的北原氏左鮃更具有單側眼延遲遷移的現象,依據與比目魚分類專家Dr. Munroe的通信結果,其表示在舌鰨類的仔魚也曾出現有眼部延遲遷移的現象,但其機制為何尚未有任何定論。
    仔魚與成魚主要差異在頭部比例較大,背鰭及臀鰭相對較高,吻端不具棘,第二背鰭棘甚長,眼部較口長略小以及腸子外露。 

1
北原氏左鮃之成魚繪圖(引用自Chen and Weng, 1965)

引用文獻:
Amoaka, K. 1972. Studies on the Larve and Juveniles of Sinistral Flounders-Ⅲ. Laeops kitaharae, Japanese Journal of Ichthyology, Vol. 19, No. 3:154-163.
沈世傑等。1993。台灣魚類誌。台灣大學動物系。570頁。

撰文:吳庭光(國立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
指導;何宣慶(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日期:2007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