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上一篇] [下一篇] [回專欄目錄]
台灣海洋繽紛的生命
刊登於今日晚報2006年9月12日
  在物種多樣性的排行榜上,陸域的昆蟲獨占鰲頭,佔目前全球已命名種類的一半。然而,細究其分「門」別類,不難發現海洋生物的實力不容小覷,多樣性可是一點也不輸給 陸地生物!在目前所知的34個動物門中,海洋生物便囊括了33個門。不同「門」,意味著 生物彼此的血緣關係極遠,而血緣關係愈遠的生物,其基因的歧異度和生物特性的差異也 會更大。換言之,就「門」的多樣性而言,海洋生物遠勝於陸地生物。33個門之中,有16個門的動物只能生活在海洋環境,包括棘皮、半索、毛顎、腕足、星蟲、蟲、櫛水母動物門等。這還不包括95﹪均棲息在海中的海綿、刺胞、苔蘚、紐形及內肛動物門等。相反的,34個動物門只分佈在陸地上的,只有一個有爪動物門。此外,在植物界的藻類中,褐藻門和紅藻門亦幾乎全部只生活在海洋中。這些懸殊的比例在在顯示,海洋保存了豐富珍貴的生物多樣性,未來它能提供人類探索學習的機會或利用的潛力無限,甚至遠遠超過陸地上的生物。海洋生物將改寫生態學圭臬近五年來,海洋中不斷有新的生物類群被發現,特別是超微的微生物。這些成果全拜科技日新月異之賜,譬如進步的深海採樣工具,使得最新的探勘報告相繼出爐;或是日益精進的DNA技術,有助於鑑識過去無法分辨的超微之微生物。新近幾年累積的研究已發現,地球上數量最豐富的生物,應是生活在海洋中,體長0.2﹣2.0μm(1μm=0.0001cm)的微微浮游生物(Picoplankton)。如原綠球藻屬(Prochlorococcus),每毫升海水中即有7﹣20萬個細胞。其次,在20世紀新發現的四個動物門中,也全都是「海洋之子」,包括1955年正式發表的鬚腕動物門(Pogonophora),1956年發表的顎口動物門(Gnathostomulida),1983年發表的兜甲動物門(Loricifera)及1995年在龍蝦的口鬚上找到的環口動物門(Cycliophora)。而且上述四門中,除了顎口動物門是陸地海洋均有,其餘三個門都只存活在海洋。此外,2002年科學家也在熱泉區的太古菌上,發現另一群寄生其上的全新的微生物(Nanaurchaeum)。因此,研究人員相信未來將不斷從海洋中發現,許多足以改寫生物分類系統或演化樹的生物。當它們在整個地球生態系中所扮演的角色,陸續被闡明之後,許多生態學教科書中奉為圭臬的內容,也將面臨修正或改寫。這正應驗了過去科學家所言:在大陸棚的海底或更深的海域,孕育的物種可能高達百萬種之多。同時也不禁令人感嘆,人類對「內太空」的了解恐怕還不如「外太空」來的多。台灣=海洋生物王國,台灣土地面積雖小,佔全球陸地面積的比例不及萬分之三,但台灣海洋生物的種類之多,卻可高達全球物種的1/10。相較於其他沿海國家,台灣海洋生物種類的平均值高出400倍之多,稱台灣為海洋生物的王國,一點也不為過。
  根據最近三年來台灣本土分類學家的共同努力,目前在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網上已整理出超過4萬6,300種的有效物種,其中海洋生物至少1萬2,000種,包括2,500種以上的矽藻等微細藻類、50種橈足類、20種矢蟲、2,900種魚類、460種珊瑚、2,900種貝類、300種螃蟹、430種蝦類、160種棘皮動物、460種海藻、7種海草、7種海蛇、5種海龜、60種海鳥、31種鯨豚,和200種以上的端足、等足及磷蝦類等。再以台灣的魚類為例,不僅種類豐富,而且屬於世界新種的數目亦名列前茅。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蝶魚及棘蝶魚兩科之總種數,分別有43種與24種,位居全球之冠,因此台灣不僅是陸地上的「蝴蝶王國」,在海洋也稱得上是「蝶魚王國」。此外,根據國外保育期刊《海風》(Sea Wind)的資料顯示,台灣及琉球均為全球珊瑚礁魚類的最熱點(hotspot),即分佈範圍狹窄的特有種數量最高的區域。除了魚類,珊瑚、海藻、甲殼類等,幾個調查及分類工作進行地較為完整的生物類別,種數均可達全球種數的1/10。至於那些洄游範圍廣的種類,如海龜或海豚,比例更可高達1/3﹣1/2。台灣海洋生物的種數雖然較陸地上少,但這主要是因為陸地上的昆蟲囊括了將近2萬種,且許許多多的海洋生物都沒有分類的人才。舉例而言,在33個海洋動物門中,台灣只有11個門有資料,還有22個門的資料闕如,如海綿或苔蘚動物門。去年一位紐西蘭苔蘚動物的權威學者高登(Dennis Gordon)來台訪問,他在北部的石門海邊撿了幾塊珊瑚遺骸,回實驗室檢查後,發現共有30餘種苔蘚動物生活在其中。他估計台灣至少有上千種的苔蘚動物。這也意味著,真正生活在台灣海域的海洋生物的物種數,應遠遠超過目前的記錄 至少數倍以上,特別是那些漂浮在水層中或是生活在海底底床的許多微細生物或低等的無脊椎動物。
  為何海洋生物如此繽紛?造成台灣海洋生物資源豐富的主要原因,包括:一、台灣地理位置優越,正好位在全球最大歐亞大陸板塊及陸棚區的邊緣,同時具有深海及陸棚的海洋環境。二、台灣位於全球海洋生物物種最繁茂的東印度群島的北緣,即位於包括印尼、菲律賓、婆羅洲等地又稱為「珊瑚三角」的頂端。三、位於東海、南海及菲律賓海三個大海洋生態系(Large Marine Ecosystem)的交會處,具「生態交會帶」(ecotone)的物種重疊效應,水產經濟物種逾2,000種以上。四、台灣海域棲地的多樣性非常高,複雜的底質、地形、水深、海流與水溫等多樣化的生態因子,造就出珊瑚礁河口、紅樹林、沙灘、潟湖、岩岸等各種海岸海洋生態系,適合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棲息成長。如台灣西岸屬於沙質淺灘,而台灣海峽平均不過80公尺深,除水中表層的洄游魚種外,其餘均為沙泥底棲魚種。此外,西海岸還有不少河口與紅樹林。又如東岸水深可達數千公尺以上,孕育著許多鮮為人知、奇形怪狀的深海生物,根據中研院最近由國科會及農委會支持所進行的調查,已發現至少200種的新記錄,超過15種以上的新種。至於俗稱「海中熱帶雨林」、物種最多的珊瑚礁,佔全球海域面積不到0.3%,但台灣卻何其有幸,在南北兩端及澎湖、小琉球、綠島及蘭嶼幾個離島皆具備此類生態環境。五、東部、南部及小琉球等離島,深受溫暖的黑潮北上影響,而北部及澎湖則受大陸閩浙沿岸冷水流南下影響。冷暖不同的海流,造成冬季時南北溫差可達4﹣5℃,因此台灣南北海域的海洋生物物種存在明顯的差異。此外,台灣的東、南及北、西兩側海域,也有不少太平洋種及印度洋種的「成對種」同時出現。這類海洋生物原為同一物種,在冰河期因海面升降造成分化,逐漸演變為不同物種,但兩者為形態極為相似、血緣關係最近的姊妹種。像台灣這樣只有394公里長的島嶼,卻同時擁有兩種不同的海底景觀與生物種類,實在相當難能可貴。對從事系統分類、地理分佈、生態保育、資源利用等的學者而言,台灣可說是理想的研究地點。快速消失的台灣海洋生物累積的物種數量多,並非表示台灣的資源還很豐富,相反的,其中有將近1/2﹣2/3的物種均已從過去的數量豐富、常見,變成今天的偶見、稀有,甚至絕跡。也就是說,過去每次潛水可以看到的魚種,現在可能5﹣10年都看不到一尾。這也難怪台灣的魚種總數,雖比帛琉、馬爾地夫、大堡礁等潛水勝地,多上好幾倍,但銳減的魚數量、缺乏壯觀的魚群及令人驚豔的大魚,別說吸引不了觀光客來潛水,連國人都寧願花大把銀子,捨近求遠地跑到國外去潛水。仔細想一想,這其中更深層的意義是:台灣原本的海洋生物甚為豐富,但在短短的30﹣40年間,卻因為我們重經濟輕環保、重陸域輕海洋,肆意掠奪、四處污染和破壞,終將傲人的海洋資源葬送掉了。讓人遺憾的是,消失的生物中,除了較大的明 星物種受人注意外,其實有更多小型、隱密的物種,甚至在尚未被人發現和命名前,即早已消聲匿跡。將中研院最近幾年的海岸潮間帶魚類調查結果,與30年前的資料相比較,發現在許多魚科之中,將近1/2﹣2/3的魚種都已經消失。不僅如此,以台灣為模式產地所命名的170 餘種魚種,絕大多數都已甚久未再發現,牠們也很可能早已滅絕。這些魚類或許是台灣才有的特有種,如今魚跡杳無難以證實了。以淡水河口的「台灣下鱵」為例,其標本採自 1906﹣1969年,存放在國外三處博物館,直到1989年才被國外學者發表為新種,只是多年來早已不見此種魚的蹤影,料想近30年來淡水河口的污染,可能促使這種全球只有台灣才有的魚類步上滅絕之路。長此以往,如果再不積極加強保育及復育海洋生態,台灣原本令人稱羨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很快便會斷送在你我這一兩代的手,屆時我們皆將淪為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