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下一篇] [回專欄目錄]
由國際海洋年談台灣的海洋生態保育
刊登於科學月刊1998年12月第348期
您知道今年是國際海洋年嗎?
 眼看「1998年國際海洋年」已近尾聲,也到了我們可以檢討一下,這一年裏我們究竟作了些什麼,我們對海洋生態的保育觀念是否真的已有所進步的時候了。這項聯合國早在1994年即已正式宣佈的行動宣言中,國際上到底辦了那些活動?台灣是否算缺席了呢?就讓我們大家一齊來回顧一下吧。
 知道今年是「國際海洋年」的國人究竟有多少?可惜沒有人去作過民調統計,畢竟這比不上選舉、政治、暴力或緋聞事件那樣能吸引大家的目光。縱使有近半的民眾可能已從報章媒體上看到或聽到過這個名詞,但是實際上真能有所體認或付諸行動的恐怕還是寥寥可數。這或許是因為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對聯合國的活動覺得沒有義務和興趣去響應的心理,更何況聯合國一年裏大大小小所宣佈過的宣言或紀念日(年)不下四十個,所以也不會覺得這個「國際海洋年」有什麼特別重要。其實這正是因為大家對海洋的認知不夠的緣故。既使是在國外,一些對海洋保育已相當先進的國家,它們的統計數字也顯示一般民眾對海洋的認識,大概只有陸地的七分之一,學界對海洋保育的研究也遠遠落後陸地廿~四十年。那麼在台灣,原本就已有重陸輕海偏差觀念的地方,人們不認識和不關心海洋也就不足為奇了。

海洋是生命之母
  「海」這個字拆開了,代表了水是生命之母,是生命的搖籃。這正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主席FedericoMayor所言,就現代科學的知識而言,海是地球上各類生命的起源,其功能就好比是胚胎中的羊膜水一樣,需仰賴它來孕育出各類的生物。對人類而言,海洋更是在人類文明的演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她不但提供食物,也是人類為了疏散人口,拓殖新大陸以及和不同種族相互交往的必經之道。目前全世界更有近2/3的人口居住在離海只有幾百公里的海岸地區,利用這佔了地球90%生物與非生物資源的海岸地帶。如果地球上沒有海洋,地球就會和火星一樣,一片荒漠,了無生機。
 從生物多樣性的觀點來看,很少人了解海洋生物多樣性其實遠比陸地上的來的更為豐富珍貴。如目前所發現的34個動物門中,海洋其實就佔了33個門,而且其中有15個門的動物只能生活在海洋的環境,包括約卅年前才在深海熱泉所發現的鬚腕動物(Pogonophora),和這幾年才在龍蝦觸鬚上的環口動物(Cycliophora)。相反的,34個動物門裏只有13個門可以棲居陸地,而其中只有一個有爪動物門是只分佈在陸地上。這個懸殊的比例顯示其實海洋才是保存了地球上絕大部份生物多樣性的地方。它所能提供人類未來探索學習的機會,和利用這些多樣性的潛力,要遠比陸地上的生物多樣性來的更大。這是因為血緣關係愈遠的生物,它們彼此間基因的歧異度和生物的特性差異就會更大的緣故。最近隨著深海採樣工具的不斷進步和一些最新的探勘報告,科學家已預測在大陸棚的海底或更深的海域所孕育的物種可能高達百萬種之多,這不禁令人想起前人所云:人類對「內太空」的了解恐怕還不如「外太空」來的多。
 這些經長期演化而來,豐富多樣化的海洋生物不但提供人類食物、醫藥與休憩等多功能的需求,也藉由保護海岸、分解廢棄物、調節氣候、提供新鮮空氣等等,成為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維生系統。這些多樣性極高的海洋生物大多分佈在俗稱「海中熱帶雨林」的珊瑚礁或是紅樹林、陸棚、海草床及河口等沿岸地帶,而這狹窄的沿岸地區,卻又最容易受到人為活動的干擾與破壞。據估計到2020年人類對沿岸及海洋環境之需求,包括再生性資源、廢棄物處理,生活空間及農工業之發展等更會達到目前的兩倍。因此維護海洋生態已是目前各國皆有的共識。

國際海洋年的由來
 由於人類過去對海洋的不當使用及破壞,已使這項人類共同的資產逐漸衰竭惡化,為了地球生態能夠永續生存,以及人類更繁榮的未來,國際間紛紛提出許多相關的宣言、條約及行動。譬如1992年的「里約宣言」及「二十一世紀議程—永續發展行動計畫」中第十七章即為海洋及海洋環保課題。為了能凝聚共識,促進彼此間的交流與分享,發揮更大的群體力量,1993年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屬的「政府間海洋委員會」(IOC)在葡萄牙大會上首先提出「國際海洋年」的構想。隨後於1994年聯合國第四十九屆大會中正式宣佈1998年為「國際海洋年」(1998International Year of the Ocean, 簡稱IYO)。希望藉此宣言籲請全球各國政府及民間團體或個人能正視「海洋」的重要,共同負起責任,採取行動來保衛這佔地球表面積達71%,體積(生物棲地)達99%的海洋環境。在政府方面應努力整合相關機制,承諾採行措施和提撥相當經費,供海洋及海岸地區的資源保育、污染防治和發展管理方面優先著手。在民眾方面,則希望加強宣導教育,儘早改變人們對海洋的漠視與不正確的觀念。此外,1994年聯合國也通過海洋法公約,迄今已有123個國家批准或加入此一「世界海洋憲法」。

國際上如火如荼的行動
 由UNESCO所規畫一系列的活動,以及各國政府、民間團體所推出的配合措施,均可在網路上一覽無遺(www.unesco.org/iyo/.....),甚至於可以在網路上來配合響應。如個人可以簽署「海洋章程」,或代表團體來索取IYO之紀念旗、章、貼紙或相關文宣資料,或主動提供網站各地所舉辦之學術研討、教育宣導或集會等配合活動的資訊。
 在網路上所歸納的主要活動包括:
(1)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辦以「海洋—人類共同的遺產」為主題的世界博覽會(EXPO'98),迄今已吸引了來自全球1,500萬的遊客前往遊覽。
(2)1997年在加拿大紐芬蘭的「海洋高峰會議」中所發起的「海洋章程」(OceanCharter)簽署活動,在網路上可逕自簽署並下載多國文字的簽署文件。可惜台灣因非聯合國之會員國,故不在其國家名單之列,下載之中文章程當然也只有中文簡體字了。
(3)UNESCO所發起的一系列海洋教育及淨灘活動,IOC亦舉辦系列由民間組織協辦的Ocean98宣導教育的競賽。
(4)IOC正在整理準備出版全球性的海洋調查研究的成果,特別是評析人類活動對海洋環境所造成的破壞。
(5)紀念郵票,目前大概有廿餘國有發行紀念IYO的郵票。
(6)海洋保育的特別獎,聯合國將在年底正式宣佈得獎的單位。
(7)國際會議,目前全球各地配合IYO所舉辦與海洋環境相關的研討會等已超過100多個。
(8)海洋探勘,舉辦過十餘航次以上的研究和訓練的探勘活動,包括蘇俄、挪威、中共、印度、韓國、印尼、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其中不少研究船還特別造訪EXPO'98之里斯本港口。
(9)出版品,數目甚多難以計數,包括類似百科全書的鉅著在內。

台灣原本豐富的海洋生物
 台灣面積雖小,佔全球陸地面積的比例可能只有千分之幾或萬分之幾,但台灣海洋生物的種類之多,卻可高達全球物種的十分之一。譬如魚類、珊瑚、海藻、甲殼類等幾個調查及分類工作作的較為完整的生物類別均是如此。至於那些洄游範圍廣的種類,如海龜或海豚,則比例更可高達1/3~1/2。因此相對而言,台灣海洋生物種類之多比起其他沿海國家而言,其平均值要高出500倍之多。造成台灣海洋生物資源豐富的主要原因,除了因為台灣地理位置優越,正好位在全球最大陸棚區的邊緣,以及全球海洋生物物種最繁茂的東印度群島的北緣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台灣海域棲地的多樣性非常高。這包括了複雜的底質、地形、水深、海流與水溫等的生態因子的多樣化。如本省西岸皆為沙質淺灘,台灣海峽平均不過50公尺,除水中表層的洄游魚種外,均為沙泥底棲魚種。此外西海岸還有不少河口與紅樹林,紅樹林甚至是全球紅樹林分布的北限。東岸則水深可達數千公尺以上,孕育著許多鮮為人知奇形怪狀的深海生物,可惜迄今仍缺乏調查與開發。至於俗稱「海中熱帶雨林」物種最多的珊瑚礁,在全球海域面積雖僅佔不到0.3%,但台灣卻何其有幸,在南北兩端及澎湖、小琉球、綠島及蘭嶼幾個離島也同時都有。不僅如此,由於東部、南部及小琉球等離島主要受到溫暖黑潮北上的影響,與北部及澎湖受大陸閩浙沿岸冷水流南下影響不同,造成溫度在冬季時南北可差到4~5℃。也因此台灣南北海域海洋生物的物種也有著明顯的差異。像這樣只有394公里長的島嶼卻可以同時擁有兩種不同的海底景觀與生物種類的確難能可貴,這也提供了學者從事系統分類、地理分布、生態保育、資源利用等等最好的研究地點和材料。但是台灣累積的物種多並非表示台灣的資源還很豐富,相反的,其中有將近一半到2/3的物種均已從過去的數量豐富、常見,變成今天的偶見、稀有,甚至絕跡。也就是說過去每次潛水可以看到的魚種,現在可能五年十年都看不到一尾。這也難怪台灣的魚種總數雖比起帛琉、馬爾地夫、大堡礁等潛水勝地要來得多的多,但大家仍一窩蜂的花大把銀子捨近求遠跑到國外去潛水的原因。這其中代表的意義是:台灣原本的海洋生物甚為豐富,但卻被我們在這短短的卅、四十年裏,重經濟輕環保,重陸域輕海洋,肆意地掠奪及破壞下給逐漸葬送掉了。我們對保育的觀念及永續經營的觀念也實在落後別人太多了。

每況愈下的台灣海洋環境
 根據國外多方的研究資料已顯示,破壞海洋環境最大的殺手,依序是(1)過漁與誤捕,以及非法毒、電、炸魚,(2)污染及優氧化,(3)棲地破壞及碎裂,(4)外來種,(5)全球變遷。在台灣這前三項大家都已耳熟能詳,後兩項則仍缺乏研究和數據。但全球變遷所形成去年的聖嬰及今年的反聖嬰現象,已使得今年包括帛琉、澳洲、大堡礁及日本琉球在內的珊瑚大量白化,台灣也不能倖免,連蘭嶼、綠島及位於巴士海峽中央的七星岩的珊瑚均有大量白化的現象。大環境下自然營力的巨變,再加上前三項人為因素破壞的推波助瀾,珊瑚未來的命運與前景極不樂觀。舉例而言,原本國內珊瑚礁學者擬挑選遠在南中國海,有守軍保護,既未開發,又不開放觀光,珊瑚礁保存甚好的東沙島,作為未來海域生態長期監測的測站,孰料今年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與中央研究院動物所共同前往東沙調查時,赫然發現當地由於來自大陸及香港為主的漁船侵入潟湖,非法毒、電、炸魚的結果,已使潟湖中的珊瑚大量被摧毀,當地幾乎已變成「珊瑚墳場」,珊瑚的種類從四年前的134種銳減到只剩下61種,魚類也由311種減少為118種。連如此偏遠的離島均如此,在本島四週海域的珊瑚礁當然更是難逃劫數。
 台灣海洋環境的破壞,主要仍是過漁、污染及棲地破壞。國人愛吃海鮮,更吃活海鮮、魚翅、海馬...等等,而且吃的種類有夠多,可以說到了無所不吃,愈稀有愈流行,即愈貴的地步。由於市場需求,必然使得台灣漁獲的壓力高居不下,由光復時的兩萬公噸到今天的135萬公噸,早已超過最適的捕獲量。這個數量其實還未加上許多場外交易的漁獲,以及龐大的釣魚、養魚、潛水獵魚等休閒活動中,人們從海中予取予求難以計數的數量,長此以往,魚源不枯竭才是新聞。此外,河口及海岸地區承受來自河川及陸地的污染,在海流擴散不良的西海岸每每造成遍地魚屍,牡蠣變綠,文蛤暴斃等的新聞事件更是屢見不鮮。再加上為了發展科技島,加速經濟建設,每每挑選土地成本最低廉的海岸溼地來闢建工業區、淺海養殖、海岸遊憩、人工海堤、港埠等等,使得許多原需仰賴海岸溼地、潮間帶、潟湖、河口來孵育成長的海洋生物,在棲地消失、棲地碎裂的情況下,無法完成其正常的生活史。台灣原本擁有豐富生物的自然海岸正快速地在轉型成以人工化海堤及消波塊所圍繞的人工海岸,「寶」島即將變為「堡」島的惡夢可謂已實為時不遠矣。

台灣的國際海洋年
 台灣雖不是聯合國的會員,但基於海洋不分疆界以及同是地球村一員的觀念,每個人都有義務及責任去衛護海洋。過去這一年裏台灣究竟作了些什麼?以下是就個人所記得的一些活動予以摘錄。當然有些是原本就在進行的工作,並非因為要配合或響應國際海洋年才舉辦的活動。
 一、法令政策:政府各部門除了贊助一些民間團體所申請舉辦的海洋保育活動外,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30及今年1月2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和「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已於1月21日正式公布實施,為我國海域之經營管轄權奠定法源根基。但是更重要的是「海洋污染防治法」尚未立法通過,許多海洋海岸管理的法規權責亦尚待重整及釐清。至少值得欣慰的是目前政府已要求各部門在制訂政策時續符合永續發展的原則,在草擬「國家環境保護」及「生物多樣性維護的國家報告」的部份章節均會將海岸及海洋生物予以納入,並增列經費予以推動。環保署這兩年來推動的「淨灘」工作雖為治標非治本,但總比沒有好。此外,環保署在學界的全力配合下,已順利爭取到亞太經合組織(APEC)所屬的海洋資源保護工作小組的主事國,可在法律、監測及管理等方面推動一些計畫,為我國在國際的海洋保護上作出一些貢獻。
 二、學術活動: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去年配合「1997國際珊瑚礁年」所作的台灣珊瑚礁總體檢工作發現過去廿年來台灣的珊瑚已減損50%,今年持續之監測更發現珊瑚的白化現象正在蔓延擴大,景況令人怵目驚心。為了能加強海洋保護的教育宣導、經營管理及研究交流,國內在今年也舉辦了不少場次的學術研討會及座談會等,如「台灣海岸何去何從—國際海洋年的沈思」(5/7,港研所)、「跨世紀海洋漁業研討會—漁業資源的永續利用」(5/25,海大)、「台灣海洋生物國際研討會」(5/26-27,海大)、「第四屆海岸溼地及保育研討會」(6/6-7,師大)、「國家海洋政策研討會」(7/17,中山)、「太平洋珊瑚礁及保育國際研討會」及「第六屆珊瑚礁生物研討會」(11/19-20,中研院)、「第二屆台灣海洋環境大會—消失的海岸」(11/21,海科館等五單位)及「紅樹林生態系之科學及管理國際研討會」(11/23-27,師大)等等。
 三、推廣教育:報章媒體的報導並不多見,值得一提的是民視、TVBS及若干電視台在今年內製作了一系列介紹台灣海底美麗珊瑚礁的宣導短片,在新聞節目前後作密集播放,應能發揮若干效果。其他各個社教機構及民間保育團體如海生館、海科館、海大、海洋文教基金會、海洋事務與政策協會,水中攝影協會、溼地保育聯盟等等,以及各縣市政府都舉辦了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活動。從立法院的公廳會(永續發展促進會—挽救台灣海洋行動年系列公聽會),到攝影展(海洋生態攝影巡迴大展、1998不一樣的海洋淨海專案及水中攝影活動、海岸之今昔攝影展等),攝影比賽(海洋生態之美);淨海、淨灘;海洋育樂營;海洋日園遊會;海龜、鯨豚、魚苗的放生放流,以及各類研習班(「1998國際海洋年海洋之心」、「教師暑期海洋研習營」、「賞鯨解說員訓練營」)等等,可說是不勝枚舉。此外今年所出版海洋保育相關的書籍,如聯經的「人與海—台灣海洋環境」、中山學術文化的「海洋生物漫談」及「豐富的海洋資源」、天下的「海洋台灣」、晨星的「海岸危機」、企業永續協會的「水藍之舞」,乃至國編館的「海洋生態學」等等,應均能發揮一些較為長遠的效果。
 總之在「1998國際海洋年」中,台灣雖然沒缺席,但是大家對海洋保育的觀念和知識是否真的進步了呢?政府對海洋的政策是否真的大力向前推進了呢?答案當然是不能說沒有,但是效果仍然非常有限。我們只有希望國際海洋年並非只在1998年舉辦一些活動來紀念而已,更重要的它要變成一項新生活的運動,長遠持續地推動下去。畢竟我們目前對對環境破壞的速度仍然遠遠超過我們對環境所作的保育和復育的努力。更何況很多棲地被破壞了以後是根本難以回復的,縱使是棲地可以回復自然的狀態,但歷經千萬年所演化出來的生物物種,一旦消失滅絕後,卻是絕不可能再變回來的。生態保育和關懷生命的觀念雖然已開始在國人心中萌芽,但我們的作法其實還停留在幼稚園和小學的階段,仍有待政府和民間團體的共同努力,從加強立法、教育和研究三方面積極推動,徹底改變我們每個人生活的態度,才能根本挽救台灣的海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