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上一篇]     [下一篇]     [回專欄目錄]
海洋生物的多樣性
刊登於海洋高雄期刊 2004年8月12日
 一、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珊瑚礁是海中熱帶雨林,物種豐富,主要是造礁珊瑚提供了結構複雜、有大小孔隙的棲所,讓魚類等生物可以躲藏
 生物多樣性可分成遺傳、物種和生態系的多樣性三個層次。就「物種多樣性」而言,雖然陸域的昆蟲佔了目前已命名種類的一半,但很少人了解海洋生物其實遠比陸上生物來的更為豐富珍貴。如目前所發現的34個動物門中,海洋生物其實就佔了33個門,而且其中有16個門的動物只能生活在海洋的環境,包括棘皮、半索、毛顎、腕足、星蟲、螠蟲、櫛水母動物門等等,相反的,34個動物門裏只有一個有爪動物門是只分佈在陸地上。
 又如在植物界的藻類中,褐藻門和紅藻門亦幾乎全部只生活在海洋中。這些懸殊的比例顯示其實海洋才是保存了地球上絕大部份生物多樣性的地方。它所能提供人類未來探索學習的機會,和利用這些多樣性的潛力,要遠比陸地上的生物來的更大。 最近隨著深海採樣工具的進步以及DNA技術的精進可用來鑑識過去無法分辨的超微之微生物之品種。如最近幾年的研究發現地球上數量最豐富的生物,應該是海洋中體長在0.2-2.0μm的微微浮游生物(Picoplankton),如原綠球藻屬(Prochlorococcus),每毫升海水中有7-20萬個細胞。2002年科學家又在熱泉區的太古菌上發現另一群寄生在太古菌上的全新生物。因此相信未來會有許多足以改寫生物分類系統或演化樹的生物將不斷地從海洋中被發現。海洋中的生命的確是無所不在,特別是在各類極端惡劣的環境下,如馬里亞納海溝10900m谷底的淤泥中生活著幾百種嗜壓性細菌、古生菌及真菌。在深海熱泉的煙囪壁上有一種嗜高溫細菌,可在超過120度的沸點下繁殖。
 在「生態系的多樣性」方面,不但不同的生態系在群聚的物種組成上有所不同,其物種的習性,形成之機制或是功能運作(如食物鏈)亦都不相同。譬如河口的沼澤區、紅樹林、潟湖、珊瑚礁、岩岸、大洋和深海沉積平原、乃至於深海熱泉(hydrothermal vent)或是海底冷泉(cold seep),其種類組成、結構及功能都甚為不同。此外即使是相同類型的生態系在不同地理區其組成及運作方式也都不儘相同。只是目前在生態系多樣性方面的研究仍少,也還沒有已被大家普通接受的海洋生態系的分類體系。

海蛞蝓(海兔)是軟體動物的裸鰓類,色彩艷麗,引人注目
 「遺傳的多樣性」即物種內由於空間和時間(如產卵期)的不同,而使群族彼此沒有機會相互交配,以致於在基因型上造成愈來愈大的差異,甚至各自獨立演化為不同的種。同樣在同一種群內也有遺傳的多樣性存在,這才是生物得以隨環境改變、物競天擇、產生進化的基礎。而遺傳多樣性更是改良養殖物種或發展生技工業的基礎。
二、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一)食用及醫藥民生之用途
雖然人類不屬海洋物種,但我們卻是海洋食物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因為我們每天消耗掉大量的海洋魚類,無脊椎動物和藻類。除了食物外,海洋生物多樣性在遺傳資源上之利用,或是生物技術的開發更是明日之新興產業。如水產養殖之育種,試劑檢驗、育苗、飼料、製藥費的抗癌、抗病毒、診斷試劑或治療心血管疾病之藥物、此外海洋生物多樣性在生態旅遊或觀光方面的價值也開始受到大家的重視,如潛水賞魚、海底攝影、或賞鯨等活動,每年全球收益可達數十億美金。
(二)生命科學的基礎研究之材料
海洋生物多樣性在探討生命演化及適應環境的奧妙;或是應用在改善人們的生活福祉各方面也是功不可沒。譬如研究河豚毒,更是前後使三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三)地球的最大維生系統
豐富多樣化的海洋生物也藉由保護海岸、分解廢棄物、調節氣候、提供新鮮空氣等等,成為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維生系統。
三、台灣原本豐富的海洋生物
 台灣面積雖小,佔全球陸地面積的比例大約只佔了全球的萬分之三不到,但台灣海洋生物的種類之多,卻可高達全球物種的十分之一。譬如台灣魚類總數現已累計達2600種以上,如蝶魚及棘蝶魚兩科之總種數即居全球之冠,故台灣在陸地上不僅是「蝴蝶王國」,在海裏也稱的上是「蝶魚王國」。造成台灣海洋生物資源豐富的主要原因,包括:(1)台灣地理位置優越,同時具有深海及陸棚的海洋環境;(2)全球海洋生物物種最繁茂的東印度群島的北緣;(3)台灣海域棲地的多樣性非常高。這包括了複雜的底質、地形、水深、海流與水溫等的生態因子的多樣化,造就出珊瑚礁河口、紅樹林、沙灘、潟湖、岩岸各種不同海岸海洋生態系,適合各種不同海洋生物棲息成長。
四、海洋生物多樣性遭受破壞的原因

海岸水泥化將潮間帶的天然棲地全部破壞,消失了許多物種賴以存活的棲地
 但是台灣累積的物種多並非表示台灣的資源還很豐富,相反的,其中有將近一半到2/3的物種均已從過去的數量豐富、常見,變成今天的偶見、稀有,甚至絕跡。這其中代表的意義是:台灣原本的海洋生物甚為豐富,但卻被我們在這短短的卅、四十年裏,重經濟輕環保、重陸域輕海洋,肆意地掠奪及到處污染和破壞下給逐漸葬送掉了。生物的消失除了較大的明星物種會受人注意外,其實更多小型、隱秘的物種,甚至於尚未被人發現和命名之前即已消聲匿跡。造成原因已公認為:人為因素的 (1) 過漁及誤捕,(2) 棲地破壞,(3) 污染,(4) 外來種,以及自然因素之 (5) 全球變遷。
五、海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策略
(一)棲地保護
海洋生物物種繁多,各種之習性、及種間交互作用複雜,目前所知甚少,傳統針對明星物種之保育方法以及限漁或建立種原庫等效果均有限,亦不切實際。此外設種原庫尚有近親繁殖(亂倫)的缺點,故惟有劃設保護區、保護棲地,讓所有生物不分大小、貴賤,或是捕食者或被掠者都有一塊可以孳養生息,不被趕緊殺絕的地方,整個生態系獲得保存,生物的資源才能生生不息地被永續利用。
(二)加強調查研究、建立海域生態監測網
過去台灣海洋生態及魚種組成、分布、迴游路線等資料多半零星片段不完整,以致於政府在推動限漁(漁區、漁法、漁期、漁種;體長大小、數量)或禁漁區、保護區(繁殖區)時,均難以舉出可靠數據作為憑藉。
(三)推動以生態系為基礎之永續漁業經營管理
強調適正漁獲,而不僅是傳統之最大持續生產量,並建立預防法則之觀念,以改善目前因「過漁」與「誤捕」所造成海洋生物多樣性之破壞。
(四)加強宣導教育
建立全民共識,使能配合政府施政,自我約束及共同監督管理。包括:(1) 經由媒體告訴民眾海洋生物也是野生動物,也是全民重要的自然資產,必須留給下一代;(2) 推動生態標章 (Eco-labeling) 計畫,要求消費者在購買水產品時,必須是不破壞資源,且符合海洋生態保育的理念;(3) 發展海洋遊憩活動,但需事先制訂各種遊憩活動之管理辦法,且需顧及環境容忍量及要求使用前之解說教育;(4) 加強本土海洋生物與生態之學校與社會教育。

過漁及誤捕是破壞海洋生態系之ㄧ大殺手,底拖網更是不分大小悉數捕撈

台灣的海鮮文化是無所不吃從鯨鯊吃到鱙魩到魚卵,如圖中之飛魚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