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Asterropteryx semipunctata  
發音 
Asterropteryx semipunctata半斑星鰕虎
by: 黃馨儀
命名者 Rüppell, 1830 棲息深度 1 - 20公尺
中文名 半斑星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星塘鱧 
最大體長 6.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半斑星塘鱧、狗萬仔(澎湖)、星塘鱧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西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
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紅海厄立特里亞 
同種異名 Asteropteryx semipunctatus, Asterropterix eumeces, Asterropterix semipunctata, Asterropterix semipunctatus, Asterropterix semipunctatus quisqualis, Asterropteryx semipunctatus, Eleotris miniatus, Gobiomorphus hypselopteryx, Gobiomorphus robustus, Priolepis auriga, Prioolepis auriga   
參考文獻 台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周及高,2011)。  Liaw, W.K. 廖文光 196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陳正平, 邵廣昭, 詹榮桂, 郭人維, 陳靜怡 2010 
典藏標本 AMNH49707 ASIZP0056791 ASIZP0058211 ASIZP0058249 ASIZP0058250 ASIZP0059032 ASIZP0072742 ASIZP0072743 ASIZP0072744 ASIZP0074818 ASIZP0078806 ASIZP0805424 ASIZP0805425 ASIZP0805426 ASIZP0915424 ASIZP0915425 ASIZP0915426 NMMBP00337 NMMBP00531 NMMBP00537 NMMBP00538 NMMBP00551 NMMBP00566 NMMBP05471 NMMSTP00444 NTOUP200712-069 NTOUP200712-076 NTOUP200712-099 NTOUP200712-115 NTOUP201203-053 NTOUP201207-570 NTUM02308 NTUM06959 RUSI35451 RUSI35459 USNM00279831 USNM00335713 ...列出全部42筆... 
典藏基因2012-10-15,張家豪,CO1,100% 2012-10-15,張家豪,CO1,100% 2012-10-15,張家豪,CO1,100%
英文俗名 Starry goby; Starryfin goby; Star-finned goby; Bluespotted 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前部分呈圓筒形,後部側扁。背緣弧形,腹緣呈淺弧形。頭長為體長的1/3倍。眼居上側位,眼間距小於眼徑,眼眶四周具有黑色斑紋。吻短,吻長較眼徑小。口斜裂,前上位,上頜、下頜約等長,口裂延伸至眼前緣的下方。前鰓蓋後緣中部有1處具3-5個大小相等,且指向後方的鋸齒狀小棘。第1背鰭的第3根棘條延長呈絲狀;腹鰭分叉;臀鰭與第2背鰭同形;尾鰭呈圓截形。頭、身體呈棕褐色,背側深色,腹部淺色,體側有不規則的暗褐色斑點及橫帶。體側鱗片常具有亮藍色小點。背鰭基底有1縱列略大的暗褐色斑點;各鰭淺褐色,有多行暗色點紋;胸鰭基部上端常有1個亮藍色斑點。(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棲所生態

近岸的小型底棲性魚類,通常活動於港灣、砂泥底質的岩礁區等地點。喜愛棲息於岩岸潮池有砂泥底質的地方,有時亦會出現於河口、瀉湖等區域,可耐受半淡鹹水的環境。受驚嚇時會躲入自己築出的沙礁混合小岩穴中。通常以有機碎屑、小型無脊椎動物及浮游生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海域:由紅海到夏威夷群島、列島群島與土木土群島,北至臺灣、日本,南至羅得豪島與拉帕等。臺灣分布於各地河口、港灣及潟湖等水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