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Saurida undosquamis  
發音 
Saurida undosquamis花斑蛇鯔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Richardson, 1848) 棲息深度 1 - 290公尺
中文名 花斑蛇鯔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合齒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187 Synodont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花斑蛇鯔 
最大體長 5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狗母梭、狗母、黑狗母(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澳洲西北部海岸 
同種異名 Saurida argyrophanes, Saurida grandisquamis, Saurida tumbil, Saurida undosquamia, Saurida undosquammis, Saurus undosquami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燈籠魚目(陳等, 2002);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3(FAO,199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Golani, D. 1993 陳素芝 編著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4806 ASIZP0062859 ASIZP0066883 ASIZP0075351 ASIZP0075363 ASIZP0075388 ASIZP0075401 ASIZP0075488 ASIZP0075532 ASIZP0075546 ASIZP0075854 ASIZP0075863 ASIZP0075952 ASIZP0076012 ASIZP0076118 ASIZP0076119 ASIZP0076370 ASIZP0076371 ASIZP0076381 ASIZP0076382 ASIZP0076400 ASIZP0076412 ASIZP0077869 ASIZP0079057 ASIZP0700059 ASIZP0700166 ASIZP0805635 ASIZP0805636 ASIZP0807036 ASIZP0807037 ASIZP0807675 ASIZP0900318 ASIZP0917036 ASIZP0917037 ASIZP0917675 FRIP00986 FRIP00987 ...列出全部68筆... 
典藏基因2015-11-01,Yu-Ming Shih,CO1,100% 2016-01-27,HAN-YANG,CO1,100% 2016-01-27,HAN-YANG,CO1,100%
英文俗名 True lizardfish; True lizard-fish; Brushtooth lizardfish; Largescale lizardfish; Large-scaled saury; Lizard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圓而瘦長,呈長圓柱形,尾柄兩側具稜脊。頭較短。吻尖,吻長明顯大於眼徑。眼中等大;脂性眼瞼發達。口裂大,上頜骨末端遠延伸至眼後方;頜骨具銳利之小齒;外側腭骨齒一致為2列。體被圓鱗,頭後背部、鰓蓋和頰部皆被鱗;側線鱗數48-54;背鰭前鱗18-20。單一背鰭,具軟條11-12,雄性魚之第2鰭條不延長如絲;有脂鰭;臀鰭與脂鰭相對;胸鰭長,末端延伸至腹鰭起點後上方;尾鰭叉形,上葉等長於下葉。體背呈暗褐色,腹部為淡色,成魚體側有時會出現9-10個不顯之暗色斑塊。背、胸及尾鰭略呈青灰色;腹及臀鰭無色;尾鰭上葉上緣具8個暗點或暗斑,下葉下緣白色或透明。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海或大陸棚砂泥底質的海域。屬肉食性,以小型魚類及甲殼類為主。通常在砂地上停滯不動,身上的花紋是很好的偽裝,有時會將整個身體埋入砂中而只露出眼睛,等候獵物游經時,躍起吞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部,東至菲律賓,北至日本、臺灣,南至澳洲等。臺灣分布於南部、東北部、北部、西部及澎湖海域。 

漁業利用

漁期全年皆有,可利用底刺網、底拖網或手釣等漁法捕獲。肉味鮮美細嫩,可惜肉質不多,適可沾粉油炸或切薑片燉煮,味道都不錯。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