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Scarus frenatus  
發音 
Scarus frenatus網紋鸚哥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Lacepède, 1802 棲息深度 3 - 20公尺
中文名 網紋鸚哥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鸚哥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14 Sca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網紋鸚嘴魚 
最大體長 47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鸚哥、青衫(雄)、蠔魚(雌)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模里西斯 
同種異名 Callyodon frenatus, Callyodon sexvittatus, Callyodon upolensis, Callyodon vermiculatus, Scarus randalli, Scarus sexvittatus, Scarus vermicula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Review and doubtful species of Scaridae of Taiwan(Liao et al., 2004)  Lacepede, B. G. E. 1802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Liao, U. C. etc. 2004 
典藏標本 ASIZP0054793 ASIZP0054801 ASIZP0056330 ASIZP0058288 ASIZP0060978 ASIZP0061916 ASIZP0900034 NMMBP06476 NMMBP06477  
英文俗名 Six banded parrotfish; Vermiculate parrotfish; Birdled parrotfish; Bridled parrot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略側扁。頭部輪廓呈平滑的弧型。後鼻孔並不明顯的大於前鼻孔。齒板之外表面平滑,上齒板幾被上唇所覆蓋;大成魚之上齒板具0-2犬齒;每一上咽骨具1列臼齒狀之咽頭齒。背鰭前中線鱗約6-7;頰鱗3列,上列為5-6鱗;中列為6-7鱗;下列為2-4鱗。胸鰭具14-15軟條。尾鰭於幼魚為截形,成魚微凹、雙截形或半月形。幼期身體前半部為紅褐色,後半部為淺紫藍色,並佈有白色之小斑點。背鰭及臀鰭之硬棘鰭膜具白色及紅色斑紋;尾鰭鰭膜透明。初期階段(IP, Initial phase)的雌魚體色為鮮紅色至紅褐色,體側具5-7道深褐色的點狀條紋;尾鰭略淡色;各鰭為紅色。終期階段(TP, Terminal phase)的雄魚體色為綠色;頭部上半部及身體前2/3部位具橘色的蠕狀線條;頭部下半部綠色而散佈不規則之橙紅色線紋,上下唇另具橙紅色斑帶;尾鰭藍綠色,具一橘色之弧形斑。齒板於IP期為白色,TP期為藍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裸露的外海岩礁區,有時在很淺的水域中;稚魚則出現在潟湖內珊瑚與碎石之中。以啃食水底的藻類為生。通常為獨居性,但當進食時,常混入魚群中。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紅海到萊恩群島與迪西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西澳大利亞的鯊魚灣、羅得豪島與拉帕群島。臺灣除西部海域外,其他各海域及離島均有記錄。 

漁業利用

主要捕獲的漁法是延繩釣、一支釣、流刺網及籠具等,而本種魚亦是潛水鏢魚的對象以及水族館展示魚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