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Seriola rivoliana  
發音 
Seriola rivoliana長鰭鰤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33 棲息深度 30 - 160公尺
中文名 長鰭鰤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鰺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64 Carang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長鰭鰤 
最大體長 160 cm FL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油甘、黃尾鰺、甘仔(臺東)、扁午(澎湖)、扁甘(澎湖)、柴魽 
世界分布 全球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 
棲息環境 大洋、礁區、砂泥底  模式種產地
希臘群島 
同種異名 Seriola bonariensis, Seriola bovinoculata, Seriola colburni, Seriola coronata, Seriola declivis, Seriola dubia, Seriola falcata, Seriola ligulata, Seriola proxima, Seriola ravoliana, Seriola rivolacea, Seriola rivolina, Seriola songoro ...共13筆..  
參考文獻 Lin & Shao(1999)  Cuvier, G. etc. 183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Lin, P. L. etc.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4647 ASIZP0056698 ASIZP0056699 ASIZP0056703 ASIZP0060358 ASIZP0070128 ASIZP0804373 ASIZP0914373 FRIP20271 FRIP20503 FRIP20530 FRIP21466 FRIP22176  
典藏基因2008-08-05,張榮樺,CO1,100%
英文俗名 Rock salmon; Silvercoat jack; Crevalle; Almaco jack; Almaco amberjack; Amberjack; Amber; Longfin yellowtail; Falcate amberjack; Greater amberjack; Jack; European amberjack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長圓形,腹面圓。脂性眼瞼不發達。主上頜骨寬大,使得上頜之末端呈圓形,且延伸至眼中部之下方。上下頜各有一寬大之齒帶,鋤骨、腭骨及舌面皆有齒。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含瘤狀鰓耙)18-19。側線無稜鱗。尾柄兩側之肉質稜脊幼時不明顯,隨著成長而逐漸發展。無離鰭。尾柄處有凹槽。幼魚時,頭部具斜暗帶,體側具6條暗帶;中魚時,體側及各鰭呈黃色、橄欖色或黃銅色。頭部斜暗帶仍清晰可見,體側暗帶則已消失;成魚體色變化大,體背褐色或藍灰至橄欖色,腹面銀白至淡褐色。體側另具一條黃色縱帶,但有時不顯。各鰭色暗,尾鰭下葉末端不具淡色或白色緣。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外礁斜坡或外灘,棲息深度可達160公尺或更深之水域。成魚為外洋性底棲魚類,幼魚有隨漂浮物漂游的習性。主要以小魚為食,但亦會捕食甲殼類。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全世界熱帶及亞熱帶海域,有些溫帶水域亦可發現其蹤跡。臺灣東北部、東部及東南沿海可發現其幼魚;成魚則因棲息於外洋較深的水域,較難發現於近海,是偶見之魚種。 

漁業利用

一般漁法以延繩釣、一支釣、拖網、流刺網、圍網、定置網捕獲。肉質鮮美,可作生魚片,亦可煎食、煮湯皆宜。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