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Neosebastes entaxis  
發音 
Neosebastes entaxis長鰭新平鮋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Jordan & Starks, 1904 棲息深度 8 - 205公尺
中文名 長鰭新平鮋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鮋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04 Scorpaen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長鰭新平鮋 
最大體長 19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新石狗公、石狗公、石頭魚、雞公(澎湖)、獅甕(澎湖)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神奈川縣 
同種異名 Neomerinthe entaxis, Sebastosemus entaxi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Fishbase(2008);Motomura, H.(2003) Revision of the scorpionfish genus Neosebastes (Scorpaeniformes: Neosebastidae), with descriptions of five new species. Indo-Pacifi  Jordan, D. S. etc. 1904 Sainsbury, K.J. etc. 19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Hiroyuki Motomura 2004 
典藏標本 ASIZP0055658 ASIZP0060021 ASIZP0064296 ASIZP0065919 ASIZP0066363 ASIZP0800785 ASIZP0910785 CAS214459 CAS30315 FRIP00746 FRIP20036 NMMBP00585 NMMBP00724 NMMBP01186 NMMBP02102 NMMBP02610 NMMBP03377 NMMSTP00129 NTMP1109 NTUM06712 NTUM07077 NTUM07753 NTUM08407 SIO75-482c SIO80-212e SIO80-215b  
典藏基因2008-03-24,Kui-Ching Hsu,CO1,100%
英文俗名 Orange-banded scorpion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頭中大。眼大,吻長短於眼徑。眶間骨內凹。眶前骨下緣及眶下骨具ㄧ列強棘;前鰓蓋骨4-5棘;淚骨具有2強棘。口中大,斜裂,下頜略突出於上頜。頭部鱗片一直分布達吻端。背鰭硬棘粗長,明顯長於軟條,具XIII,背鰭第III棘最長,各棘間之鰭膜具深缺刻,約略僅有1/3-1/2硬棘長,軟條7-8;臀鰭硬棘III,軟條5;胸鰭寬長,無游離鰭條,後端可達臀鰭的起點,鰭條19-20。體及各鰭一致為淺紅色,有時具鮮紅色的斑駁散在體側上;背鰭及尾鰭上則散布小斑點。

棲所生態

棲息於掩蔽的海灣、沿岸沙泥底質的礁石區深處。具偽裝能力,時常埋藏身體而不容易被發現,藉以守株待兔般快速捕捉過往之小魚與甲殼動物為食。背鰭鰭棘下具毒腺,是海中危險生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海域,包括臺灣及日本等。臺灣分布於西南部、南部、東北部及東部等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除學術研究外,不具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