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Parupeneus barberinoides  
發音 
Parupeneus barberinoides鬚海緋鯉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eeker, 1852) 棲息深度 5 - 30公尺
中文名 鬚海緋鯉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鬚鯛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82 Mull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似條斑副緋鯉 
最大體長 3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秋姑、鬚哥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北部、東北部、蘭嶼、綠島、東沙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印尼 
同種異名 Pseudopeneus barberinoides, Upeneus barberinoide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5(FAO, 2001)  Bleeker, P. 1852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7539 ASIZP0059546 FRIP20214 FRIP21055 NMMBP02381 NMMBP03066 NMMSTP00102 NTUM03196 NTUM03197 NTUM03847 NTUM03848 NTUM08218  
英文俗名 Swarthy-headed goatfish; Bicolor goatfish; Bicolour goatfish; Half-and-half goat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稍側扁,呈長紡錘形。頭稍大;口小;吻長而鈍尖;上頜僅達吻部的中央;上下頜均具單列齒,齒中大,較鈍,排列較疏;鋤骨與腭骨無齒。具頦鬚一對,末端達眼眶後緣下方,或稍後方。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鰓蓋骨具二短棘;鰓膜與峽部分離;鰓耙數6-7 + 21-25。體被弱櫛鱗,易脫落,腹鰭基部具一腋鱗,眼前無鱗;側線鱗數27-28,上側線管呈樹枝狀。背鰭兩個,彼此分離;胸鰭軟條數15-16(通常為15);尾鰭叉尾形。頭與體前半部黑褐色,後半部黃白色,體側從吻至背鰭棘部下方具二條白色斜帶;背鰭末端下方之側線上有一黑斑。背鰭硬棘部胸、鰭與頦鬚紅褐色;背鰭軟條、臀鰭與尾鰭黃白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礁區或潟湖區的水域,行群棲性活動。喜歡在礁區外緣的砂地或軟泥地上覓食,以其頤鬚探索砂泥地中的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摩鹿加、菲律賓至薩摩亞,北至琉球,南至新加勒多尼亞及東加。臺灣分布於南部、北部、東北部、東部、綠島及蘭嶼等。 

漁業利用

通常以曳網、地曳網、底延繩的方法捕捉,終年都可捕到,尤其高雄、基隆兩港豐富。在夏季到秋季時,臺灣南部的沿海礁砂處,是很好的釣場。肉質鮮美,紅燒、醃過、油煎皆宜。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