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Bathymyrus simus  
發音 
Bathymyrus simus銼吻淵油鰻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Smith, 1965 棲息深度 - 400公尺
中文名 銼吻淵油鰻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糯鰻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086 Congr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銼吻淵油鰻(銼吻海康吉鰻) 
最大體長 32.6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深海糯鰻、糯米鰻、穴子鰻、臭腥鰻、海鰻、沙鰻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南部、澎湖 
棲息環境 深海、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越南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Smith, J. L. B. 196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900335 NMMBP03512 NMMBP03555 NMMBP03646 NMMBP03655 NMMBP03680 NMMBP03696 NMMBP03722 NMMBP03738 NMMBP03779 NMMBP03780 NMMBP03787 NMMBP03820 NMMBP03825 NMMBP04458 NMMBP05789 NMMBP05790 NMMBP06115 NMMBP06118 NMMBP06163  
英文俗名 Cong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身體適當延長呈長圓柱狀,尾部側扁,頭部及身體呈淡褐色,全長為鰓孔位體高及肛門位體高之14.2及17.0倍;肛門位於全長中點略前方,肛門前長佔全長的41%;尾長無特別延長,其長度約為肛門前長的1.4倍;尾端較硬,不易彎折,尾部末端鰭條退化,較背鰭及臀鰭的鰭條短;背鰭起點位於胸鰭上方;奇鰭具有窄且不明顯的淡褐色邊緣,鰭條不分節;胸鰭發達;全長為頭長之6.4倍,吻端短,口裂末端達眼睛後緣,吻長小於眼直徑,吻長為眼直徑之0.4倍;眼睛大,約占頭長的20.8%;前鼻孔為短管狀,靠近吻端,後鼻孔有瓣膜、位於上唇邊緣。前上頜骨齒外露,兩頜齒為一列(前部除外);齒圓錐狀;上頜骨齒與下頜骨齒列前端二至三列、後方一列;前上頜骨齒與鋤骨齒分離,鋤骨齒前方二列尾端呈一列,但並不延伸於後。背鰭起點在鰓孔之上方。福馬林標本,身體上側為淡褐色,下側為淡色。背鰭前側線孔數10,胸鰭前側線孔數7,肛門前側線孔數44;背鰭前脊椎骨數11-12,肛門前脊椎骨數45-48,血管閉合處前脊椎骨數59-62,總脊椎骨數130-136。

棲所生態

棲息於400公尺以內的海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海域。臺灣海城目前僅出現在西南部海域,包括澎湖及東港等海域。  

漁業利用

量少,漁民以底拖網或籠具捕獲;除當下雜魚製作成魚粉利用外,漁業之經濟價值較低。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