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isodonophis boro  
發音 
Pisodonophis boro波路荳齒蛇鰻
by: 陳鴻鳴
命名者 (Hamilton, 1822) 棲息深度 2 - 30公尺
中文名 波路荳齒蛇鰻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蛇鰻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081 Ophichth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雜食豆齒鰻 
最大體長 10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鰻仔、硬骨篡、篡仔、硬骨仔、土龍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西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
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印度恒河河口 
同種異名 Anguilla acuminata, Anguilla immaculata, Conger microstoma, Ophichthys boro, Ophisurus baccidens, Ophisurus boro, Ophisurus brachysoma, Ophisurus caudatus, Ophisurus harancha, Ophisurus minimus, Ophisurus potamophilus, Ophisurus rostratus, Ophisurus vermiformis ...共17筆..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陳威立。 2006。臺灣東部海域蛇鰻科魚類之初步分類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碩士論文。 
典藏標本 ASIZP0057966 ASIZP0806580 FRIP00851 NMMBP02727 NMMBP05264 NMMBP05283 NMMBP05588 NMMSTP00552 NMMSTP01638 NTUM00309 NTUM05128 USNM00192959  
英文俗名 Rice-paddy eel; Snake eel; Estuary snake-eel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全長為頭長的10.4-11.7倍;全長為鰓孔位體高的32.4-43.2倍;全長為軀幹長的3.1-3.3倍。無尾鰭,尾端尖銳,裸露凸出;背、臀鰭於近尾端處無上揚;背鰭起點在胸鰭後端之後,其距離略長於胸鰭長度;上頜比下頜長,吻短稍尖,上唇緣具一個肉質突起,位於前鼻孔和後鼻孔之間;鋤骨有齒,且上、下頜齒均為顆粒狀或臼齒狀,數列排成齒帶;體上半側為褐黃色,下半側淡白,中位鰭略帶黑緣;平均脊椎骨組成:18-66-168,總脊椎骨數為167-171。本種是最常被民間公認為正宗的土龍種類之一,大型者肉質肥美,可供浸酒、藥燉而食用,但價格不便宜。其外型與食蟹荳齒蛇鰻極為類似,可藉由背鰭起點處、上唇緣肉質突起數及脊椎骨數之多寡來加以區別分辨。

棲所生態

本種喜歡棲息於淡、海水交會的河口地帶,比食蟹荳齒蛇鰻更能完全適應淡水環境,經常進入河川下游處生活。平時埋藏於淺水域之爛泥底質中,嗜食貝類及甲殼類。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海域:西從索馬利亞、印度、錫蘭,東到波里尼西亞,北從日本,南至澳洲新幾內亞。臺灣四周海域皆有產,較罕見於東部海域,目前僅蘭陽溪河口一帶尚有點狀分布。 

漁業利用

數量多,土龍種類之一,可供浸酒、藥燉而食用,但價格不便宜。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