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Dysomma opisthoproctus  
發音 
Dysomma opisthoproctus後臀前肛鰻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Chen & Mok, 1995 棲息深度 150 - 200公尺
中文名 後臀前肛鰻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合鰓鰻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080 Synaphobranch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後臀前肛鰻 
最大體長 42.06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合鰓鰻 
世界分布 臺灣 [臺灣特有種]   台灣分布 東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臺灣南方澳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陳餘鋆, 2002. 臺灣深海鰻類的分類,分布,柔軟器官及以腦部形態與尾鰭骨骼探討真鰻類及糯鰻亞目之親緣關係; 楊瑋庭 , 2011. 碩士論文:臺灣合鰓鰻科魚類之初步分類研究.; Karrer, C. , 1982. Anguilliformes du canal de mozambique (Pisces, Teleostei). Fauna tropicale. 23: 1-116;  Böhlke, J. E. 1949 Chen, J. T. F. etc. 1967 Eugenia B. Bohlke, ed. 1989 Chen, Y. Y. etc. 1995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Shortbelly eel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無鱗片,肛門在胸鰭之後,二者距離約頭長的1.5倍,鰓孔位於側面腹部,兩者分開。上頜長大於下頜長,脊椎骨數120,臀鰭前脊椎骨數35,體色蒼白,胸鰭呈棕色。背鰭起點在胸鰭基部稍微前方,二者距離約胸鰭的1倍,胸鰭長約5倍的眼徑長,側線長不完整,約為體全長的70.9%。頭部感覺孔,眼球下方有3個,兩眼間有4個,前鰓蓋頜骨有7個,嘴裂邊緣有許多明顯的乳突,鋤骨齒有4顆,前上頜骨篩骨複合齒有2個,上頜骨呈2-4排不規則排列,齒骨齒呈單一排列約7-8顆,眼徑較小約吻長的7分之ㄧ。(陳鴻鳴、楊瑋庭)

棲所生態

底棲性魚種,約在150公尺深處捕獲,以甲殼類與軟體動物為生。生態習性不甚清楚。  

地理分布

分布於臺灣東北部一帶。  

漁業利用

罕見的合鰓鰻科魚種,僅供下雜魚利用及學術研究使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