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Hime formosanus
Hime formosanus臺灣姬魚
by: 吳宗翰
命名者 (Lee & Chao, 1994) 棲息深度 100 - 200公尺
中文名 臺灣姬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仙女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185 Aulop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臺灣姬魚 
最大體長 23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仙女魚、狗母、汕狗母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臺灣高雄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A new aulopid species, Aulopus formosanus (Aulopiformes: Aulopodidae) from Taiwan. Zool. Stud. 33(3): 211-216(Lee et Chao, 1994);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Thompson, B.A. 1998 Redescription of Aulopus bajacali Parin & Kotlyar, 1984, comments on its relationships and new distribution records. Ichthyol. Res. 45(1):43-51.   Lee, S.-C. etc. 1994 Lee, S.-C. etc. 1994 Bruce A. Thompson 1998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典藏基因2008-03-24,Kui-Ching Hsu,CO1,100% 2012-01-08,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Formosan aulopus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長形,稍側扁;背部輪廓略隆起。吻短,略等於或短於眼徑。眼大,但不突出於頭背部。口略能伸縮;下頜較上頜突出,上頜骨延伸到眼中部下方。上下頜齒小,為圓錐狀;鋤骨及腭骨均具齒。鰓耙數3-4 + 12-13= 14-17。頭部及體皆被中等櫛鱗;側線鱗數39-44。單一背鰭,起點於體之前部,具16軟條,雄魚第II軟條延長,雌魚不延長,後方具脂鰭;腹鰭喉位,具9 軟條;臀鰭具 8-9軟條;胸鰭側位;尾鰭叉形;尾柄具棘狀鱗。體呈淡粉紅色,體側上半部具不規則之紅褐色斑駁,下半部則為紅色斑駁。雄魚各鰭淡色,背鰭前半部、腹鰭及尾鰭具紅色斑紋或斑點;背鰭後半部具黃色卵形斑;臀鰭具黃色縱斑。雌魚背鰭前半部沒有明顯的斑紋,後半部有些暗紋;臀鰭淡色,無任何斑紋。臺灣仙女魚(Aulopus formosana)為其同種異名。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近岸砂泥底或岩石底之大陸棚區至大陸棚緣之深水域,為中小型底棲魚類。棲息深度約在100-200公尺間。主要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臺灣及日本海域。臺灣分布於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產量較少,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