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Harpadon microchir  
發音 
Harpadon microchir小鰭鐮齒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Günther, 1878 棲息深度 400 - 600公尺
中文名 小鰭鐮齒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合齒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187 Synodont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短臂龍頭魚 
最大體長 7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水狗母、粉粘、那哥、那個魚、水仙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  模式種產地
日本東京 
同種異名 Harpodon microchir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燈籠魚目(陳等, 2002);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Günther, A. 1878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陳素芝 編著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8375 ASIZP0061005 ASIZP0061030 ASIZP0061076 ASIZP0061604 ASIZP0062128 ASIZP0064260 ASIZP0065214 ASIZP0065215 ASIZP0065668 ASIZP0065808 ASIZP0065833 ASIZP0067960 ASIZP0700151 ASIZP0800967 ASIZP0801118 ASIZP0801119 ASIZP0801120 ASIZP0803721 ASIZP0900344 ASIZP0900370 ASIZP0900494 ASIZP0900495 ASIZP0910967 ASIZP0911118 ASIZP0911119 ASIZP0911120 ASIZP0913721 CAS214589 FRIP00090 NMMBP04375 NMMBP06173 NMMBP06209 NMMBP06212 NMMSTP00314 NMNSF00131 NMNSF00544 ...列出全部44筆... 
典藏基因2008-03-24,Kui-Ching Hsu,CO1,100% 2012-01-02,柯慧玲,CO1,100% 2012-01-02,柯慧玲,CO1,100% 2012-01-02,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Bombay-duck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柔軟,前部較粗大,向後而逐漸側扁而細。頭中大,背部圓滑,頭長大於體高。吻甚短,前端圓鈍形。眼細小。口大,斜裂;上頜骨末端延伸至鰓孔前緣;兩頜齒呈帶狀,部分彎曲,互不對稱;鋤骨、腭骨及舌上均具齒;口閉合時,頜骨齒向外露。體前部裸露無鱗,後部被細小圓鱗,鱗薄,易脫落;側線中直。背鰭單一,與腹鰭相對,具軟條13-14;脂鰭細小;胸鰭細小,其長短於頭長;尾鰭三叉形。體呈灰乳白色,頭背部及兩側半透明狀。各鰭淡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緣之深水域,為中小型底棲魚類。棲息深度約在400-600公尺間。主要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臺灣及日本海域。臺灣分布於北部、東北部、南部及西部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可食用,一般以油炸食之,但產量不多,大部分以下雜魚處理。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