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Zenarchopterus buffonis  
發音 
Zenarchopterus buffonis蟾異鱗鱵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47) 棲息深度 0 - 20公尺
中文名 蟾異鱗鱵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鱵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54 Hemiramph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蟾異鱗鱵 
最大體長 23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異鰭鱵、補網師、水針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澎湖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河口、淡水、
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普洛平安 
同種異名 Hemiramphus buffonis, Hemirhamphus buffonis, Zenarchopterus buffon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Kottelat, M. etc. 1999 
典藏標本 NMNSF00120  
英文俗名 Buffon's halfbeak; Buffonis halfbeak; Buffon's river-gar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略側扁,標準體長為頭長之3.6-4.2倍,為體高之7.1-8.4倍。鼻乳突長而尖,且高聳突出於鼻孔,其長超過眼徑之1/2。下頜遠較上頜突出,喙長大於為頭長,標準體長為喙長之2.5-2.9倍;上頜短小,呈三角形,三角形之長略大於其寬,被鱗。第一鰓弓上鰓耙14-19。背前鱗27-33。鰾為單室型。背鰭與臀鰭對在,後位,背鰭具11-12軟條;臀鰭短小,臀鰭具10-13軟條,其起點在背鰭第4-5軟條之下方,雄魚臀鰭之第6-7鰭條特化成羽狀,其長較前後方各鰭條為長,但不達尾鰭基底;胸鰭小於頭長;腹鰭短小,後位,胸鰭基底至腹鰭基底之間距為腹鰭基底至尾鰭下葉起點之1.4-1.5倍;尾鰭鈍圓形,下部鰭條稍突出。體背呈淺灰藍,腹部白色;上頜之背中線有一暗褐色縱帶,喙之前方黑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沿岸、潟湖或港灣水域表層,成群洄游,可進入河口區及河川下游。以水層中的水生昆蟲為主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印度,東至新幾內亞,北至臺灣,南至澳洲北部等水域。臺灣分布於南部及澎湖。 

漁業利用

數量較少,偶為岸邊待袋網等固定漁具捕獲。可食用,但不具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