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Clupanodon thrissa  
發音 
Clupanodon thrissa盾齒鰶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Linnaeus, 1758) 棲息深度 0 - 60公尺
中文名 盾齒鰶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鯡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097 Clupe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花鰶 
最大體長 26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銀耀鱗、銀鱗水滑、多斑鰶、海鯽仔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 
棲息環境 河口、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印度洋 
同種異名 Chatoessus haihoensis, Chatoessus maculatus, Chatoessus osbeckii, Chatoessus triza, Clupanodon haihoensis, Clupea thrissa, Clupea triz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鱘形目;海鰱目;鯡形目及鼠鱚目(張, 2001)  Nelson, G.J. 1970 Whitehead, P. J. P. 19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張世義 編著 2001 
典藏標本 FRIP00004 FRIP00271 NMMBP05327 NTUM00101Holotype NTUM04841  
英文俗名 Chinese gizzard shad; Gizzard shad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長卵圓形,側扁,腹緣具鋸齒狀的稜鱗,18-20+10-12個。頭中大。吻短而不突出。眼側位,脂性眼瞼發達。口端位,向下傾斜;無齒;上下頜等長,前上頜骨中間有明顯的凹陷,上頜骨末端不向下彎曲,向後延伸至眼中部下方。鰓蓋光滑。體被較小圓鱗,不易脫落,縱列鱗44-48;背鰭前具中線稜鱗20-25;胸鰭和腹鰭基部具腋鱗。背鰭位於體中部前方,具軟條14-15,末端軟條延長如絲;臀鰭起點於背鰭基底後方,具軟條23-26;腹鰭軟條8;尾鰭深叉。體背部綠褐色,體側下方和腹部銀白色;鰓蓋後上方之體側具4-9個大型暗色圓斑。背鰭、胸鰭、尾鰭淡黃色;餘鰭淡色。

棲所生態

沿近海中上層洄游性中小型魚類,有時會進入河口域、半淡鹼水之河川下游、內灣或潟湖區內產卵。群游性。以浮游生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由臺灣、南中國海至越南。臺灣分布於南部及西部海域。 

漁業利用

主要漁法為流刺網,據統計年產量在1000-10000公噸之間,通常曬成魚乾出售,或製成魚粉作為飼料之原料,亦是延繩釣及鮪釣業所使用之魚餌。據報導,因食物鰱的關係可能會有有熱帶海魚中毒(ciguatera poisoning)的情形。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