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Nematalosa nasus  
發音 
Nematalosa nasus高鼻海鰶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och, 1795) 棲息深度 0 - 30公尺
中文名 高鼻海鰶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鯡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097 Clupe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圓吻海鰶 
最大體長 22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扁屏仔、油魚、黃腸魚、海鯽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澎湖 
棲息環境 河口、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印度馬拉巴爾 
同種異名 Chatoessus altus, Chatoessus chrysopterus, Chatoessus nasus, Clupanodon nasica, Clupea nasus, Dorosoma nasus, Nematalosus nasus, Nematolosa nas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鱘形目;海鰱目;鯡形目及鼠鱚目(張, 2001)  Whitehead, P. J. P. 19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張世義 編著 2001 
典藏標本 ASIZP0058458 NMMBP05375 NMMSTP00529 NTUM03598 NTUM03599  
英文俗名 Thread-finned gizzard shad; Bloch's gizzard shad; Gizzard shad; Long-ray bony bream; Long-finned gizzard shad; Hairback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長卵圓形,側扁,腹緣具鋸齒狀的稜鱗,17-18+14-15個。頭中大。吻短而鈍突。眼側位,脂性眼瞼發達。口下位,平直;無齒;上頜突出於下領,上頜骨末端向下彎曲,向後延伸至眼前緣下方。鰓蓋光滑;前鰓蓋骨下支上方無三角形之肌肉。體被橢圓形圓鱗,鱗片後緣之具鋸齒狀,縱列鱗45-50;背鰭前不具中線鱗;胸鰭和腹鰭基部具腋鱗。背鰭位於體中部前方,具軟條15-16,末端軟條延長如絲;臀鰭起點於背鰭基底後方,具軟條20-24;腹鰭軟條8;尾鰭深叉。體背部綠褐色,體側下方和腹部銀白色;鰓蓋後上方具一大黑斑,其後有數列黑色小點狀縱帶。背鰭、胸鰭、尾鰭淡黃色;餘鰭淡色。

棲所生態

為海洋性近沿海洄游小型魚類,亦常可發現於河口區產卵。有集群洄游之習性,並有強烈之趨光性產卵季在春夏之間,分批產卵,產卵後,魚群分散索餌。以矽藻、橈腳類及其它小型無脊椎動物為主要食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波斯灣、安達曼海、中南半島、南中國海到韓國。臺灣西南部沿海較常見。 

漁業利用

本種魚產量並不大,常混於底拖漁獲中,可生鮮、乾製或醃漬出售。中部地區喜以之煮湯食用,油炸亦甚美味。主要漁法為流刺網、圍網與拖網。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