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Opisthopterus tardoore  
發音 
Opisthopterus tardoore後鰭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Cuvier, 1829) 棲息深度 5 - 20公尺
中文名 後鰭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鋸腹鰳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094 Pristigaste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後鰭魚 
最大體長 2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翹鼻魚、薄刀、眶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河口、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度朋迪榭裡 
同種異名 Clupea indicus, Opisthopterus macrognathus, Opisthopterus tartoor, Opisthopterus tartur, Opisthopterus tartus, Pristigaster elongata, Pristigaster indicus, Pristigaster tardoore, Pristigaster tartoor, Pristogaster elongat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鱘形目;海鰱目;鯡形目及鼠鱚目(張, 200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張世義 編著 2001 
典藏標本 FRIP03202 NMMBP04931 NMMBP04932 NTUM00116Paratype  
英文俗名 Tardoore; Indian shad; Herring; Long-finned herring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而寬,極側扁;頭背凹入。背緣窄;腹緣有完整之稜鱗,共約29-32個。頭中大,側扁。吻短鈍,上翹,吻長明顯短於眼徑。口略小,向上傾斜而近垂直;上頜骨末端圓形且不延長,僅可達瞳孔之下方;下頜的前端向上突出;兩頜、腭骨及舌上具細齒;鰓耙稀疏,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22-24。體被圓鱗,鱗中大,易脫落,側線鱗數51-52枚。背鰭起始於體後部,具16-17軟條;臀鰭長,具59-61分枝之軟條;無腹鰭;尾鰭叉形。體背藍褐色,體側銀白色;口緣黑色;鰓蓋後上角具一暗色斑點。各鰭淡色,背、胸鰭上部及尾鰭後部具暗斑。

棲所生態

沿近海中上層魚類,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亦常可於河口區及內灣區發現。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阿曼灣、印度、新加坡、印尼至香港及臺灣等皆產。臺灣分布於北部、西部及澎湖海域等。 

漁業利用

主要漁法為焚寄網、底拖網及流刺網,數量較少,經濟價值較低。體薄肉少,通常曬成魚乾出售,或製成魚粉作為飼料之原料。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