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發音 
Ctenopharyngodon idella草魚
by: 李志強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44) 棲息深度 5 - 30公尺
中文名 草魚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鯉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102 Cypri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草魚 
最大體長 15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鯇、鯤、池魚、草根魚、草鰱(高屏地區) 
世界分布 東亞大陸   台灣分布 北部、中部、南部、恆春半島 
棲息環境 純淡水  模式種產地
中國 
同種異名 Ctenopharingodon idella, Ctenopharingodon idellus, Ctenopharygodon idella, Ctenopharyngodon idellos,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Ctenopharyngodon laticeps, Leuciscus idella, Leuciscus idellus, Leuciscus tschiliensis, Pristiodon siemionovii, Sarcocheilichthys teretiuscul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方, 1999);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  Tang, Y.A. 1960 Greenfield, D.W. 1973 Rowe, D.K. 1984 朱元鼎 編 19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陳義雄,方力行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60094 ASIZP0061368 ASIZP0061577 ASIZP0070778 ASIZP0074037 ASIZP0075218 ASIZP0075219 ASIZP0075220 ASIZP0806694 ASIZP0806695 ASIZP0806696 ASIZP0916694 ASIZP0916695 ASIZP0916696 FRIP00305 FRIP00306 FRIP00307 FRIP00316 FRIP03201 NMMBP04290 NMMSTP00461 NMNSF01229 NTMP0215 NTMP0626 NTMP0627 NTMP0736 NTMP1383 NTOUP201202-300 NTUM00457 NTUM01930 NTUM04983 SU18292 USNM00198953 USNM00200296  
英文俗名 White amur; White amur; Grass carp; Gardd carp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身體延長,前部略呈圓筒狀,後部稍側扁,腹部圓,無肉稜,尾柄粗狀。頭中大。口大,上頜稍長於下頜。鰓耙數15-19。無鬚。咽頭齒2列,齒式4.2-2.5,側扁呈梳狀,齒面狹凹有溝紋,左右不對稱。體被大型圓鱗,側線完整,略為下彎;側線鱗數39-42。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 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 3(不分枝軟條)+8(分枝軟條)。體背側青褐色而略帶黃色光澤,腹部銀白色。胸、腹鰭稍帶黃色,餘鰭淺灰色。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喜棲息於水流平緩的河川或湖泊中、下層,常成群活動於水草繁生處;性情活潑,游泳迅速。適應力強,以水草等植物性餌料為主要食物。 

地理分布

原產於東亞大陸,自西伯利亞至中國的大型河流之平緩落差河段或湖泊。目前已廣泛分布至歐亞大陸與北美洲。早期引進臺灣後,即分布在臺灣西半部的較大型河川與水庫。 

漁業利用

本魚種是中國傳統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也是臺灣重要養殖魚類。除供食用外,也供作垂釣之用。本魚種一般以活魚三吃為主。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