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Onychostoma alticorpus
Onychostoma alticorpus高身白甲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Oshima, 1920) 棲息深度 0 - 10公尺
中文名 高身白甲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鯉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102 Cypri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高體白甲魚 
最大體長 5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高身鯝魚、赦鮸、鮸仔、高身鏟頜魚 
世界分布 臺灣 [臺灣特有種]   台灣分布 南部、東部 
棲息環境 純淡水  模式種產地
臺灣屏東 
同種異名 Onychostoma alticorps, Scaphesthes alticorpus, Scaphiodontella alticorpus, Varicorhinus alticorp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方, 1999);臺灣淡水魚類-壹 鯉形目(陳&張, 2005)  Oshima, M. 192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蘇六裕 1993 陳義雄,方力行 1999 Han, C. C. etc. 2000 Han, C. C. etc. 2000 陳義雄, 張詠青, 邵廣昭 2005 
典藏標本 ANSP49948Holotype ASIZP0072639 ASIZP0072640 ASIZP0072641 ASIZP0074477 ASIZP0078309 ASIZP0078310 ASIZP0078973 ASIZP0805322 ASIZP0805323 ASIZP0805324 ASIZP0807195 ASIZP0807196 ASIZP0807292 ASIZP0915322 ASIZP0915323 ASIZP0915324 ASIZP0917195 ASIZP0917196 ASIZP0917292  
典藏基因2011-10-03,張家豪,CO1,100% 2011-10-03,張家豪,CO1,100% 2011-10-03,張家豪,CO1,100% 2015-12-01,Chia-Hao Chang,CO1,100% 2016-01-26,Chia-Hao Chang,CO1,100% 2016-01-26,Chia-Hao Chang,CO1,100% 2016-01-26,Chia-Hao Chang,CO1,100%
英文俗名 Sharp-jaw barbel; Taiwan ku fish; Deep-body shovelnose minnow 
瀕危狀態 EN IUCN 瀕危狀態:瀕危(EN) A1acde 1996-08-01   NT 2017淡水魚紅皮書:NT
形態特徵

幼魚期與臺灣鏟頜魚極相似,隨成長而漸有變化。成魚體延長而近於紡綞形,尾部側扁;體高而隆起,背鰭前方為體之最高處。頭小而短圓,頭頂略隆起。吻短而圓鈍;吻褶向下伸展而蓋著上唇。口下位,口橫裂而寬廣,上頜達眼眶前緣,下頜有發達的角質邊緣,前緣平直而成鏟狀。具兩對短小口鬚,不易察覺,成魚甚至退化。咽頭齒3列,齒式5.3.2-2.3.5。鱗片中等大,腹鰭基部具狹長的腋鱗;側線完整,略成弧形,側線鱗數45-47。背鰭最後一枝不分枝鰭條為光滑之軟條,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 3(不分枝軟條)+ 8(分枝軟條);臀鰭3(不分枝軟條)+ 5(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 8(分枝軟條)。體呈銀白色,體背部為青綠色,腹部銀白色;成魚的頭部及體背側呈暗灰綠色,側線下方的腹側粉紅或淡橘紅色。吻部前方具白色縱帶。所有鰭條淡灰黑色;胸、腹、臀鰭鰭膜為粉紅色。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棲息於水流湍急,水流量大並且分布有巨石及岩壁的中上游溪流中棲息。以附著於石頭上的藻類為主食,也攝取水生昆蟲。 

地理分布

臺灣的特有種,分布於南部及東部的溪流,曾文溪、高屏溪、卑南溪、秀姑鑾溪及花蓮溪等流域均可發現。 

漁業利用

食用魚,唯數量日益稀少,已列入保育的魚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