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Onychostoma barbatulum
Onychostoma barbatulum臺灣白甲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Pellegrin, 1908) 棲息深度 0 - 10公尺
中文名 臺灣白甲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鯉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102 Cypri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臺灣白甲魚 
最大體長 45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苦花、鯝魚、苦偎、齊頭偎、臺灣鏟頜魚 
世界分布 臺灣、中國   台灣分布 北部、中部、南部、東部 
棲息環境 純淡水  模式種產地
臺灣日月潭 
同種異名 Gymnostomus barbatulus, Onychostoma barbatula, Varicorhinus barbatulus, Varicorhinus robustus, Varicorhinus tamusuiensi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方, 1999);臺灣淡水魚類-壹 鯉形目(陳&張, 2005)  Pellegrin, J. 1908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張士晃 1994 陳義雄,方力行 1999 邱春火 2001 陳義雄, 張詠青, 邵廣昭 2005 
典藏標本 ASIZP0058065 ASIZP0059634 ASIZP0060306 ASIZP0061251 ASIZP0062061 ASIZP0065745 ASIZP0065748 ASIZP0065754 ASIZP0065764 ASIZP0065779 ASIZP0072619 ASIZP0072620 ASIZP0072621 ASIZP0074409 ASIZP0074425 ASIZP0075034 ASIZP0080149 ASIZP0801334 ASIZP0801335 ASIZP0801336 ASIZP0801337 ASIZP0801338 ASIZP0805302 ASIZP0805303 ASIZP0805304 ASIZP0911334 ASIZP0911335 ASIZP0911336 ASIZP0911337 ASIZP0911338 ASIZP0915302 ASIZP0915303 ASIZP0915304  
典藏基因2008-03-24,張家豪,CO1,95% 2011-10-03,張家豪,CO1,100% 2011-10-03,張家豪,CO1,100% 2011-10-03,張家豪,CO1,100%
英文俗名 Taiwan shoveljaw carp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近於紡綞形,尾部側扁。頭寬廣而稍尖。吻短,圓鈍而突出;成魚吻端具多個堅硬的追星。口下位,口橫裂而寬廣,上頜前方吻褶發達,下頜有發達的角質邊緣,前緣平直而成鏟狀。具兩對短小口鬚,不易察覺。咽頭齒3列,齒式5.3.2-2.3.5。鰓耙數32-34。鱗片中等大,腹鰭基部具狹長的腋鱗;側線完整,略成弧形,側線鱗數45-47。背鰭最後一枝不分枝鰭條為光滑之軟條,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 3(不分枝軟條)+ 8(分枝軟條);臀鰭3(不分枝軟條)+ 5(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 9(分枝軟條)。體呈銀白色,體背部為灰黃綠色,腹部淺黃至淡白色。體側及背部鱗片具新月形的黑點;背鰭鰭膜的末端有黑色的斑紋。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棲息於河川上游水質冷而清澈的水域,但對環境的適應力遠甚於冷水性之虹鱒。以落差稍大的河川較多,藏身於深潭或石縫間。以附著於石頭上的藻類為主食,也攝取小型之無脊椎動物。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中國大陸東側長江以南與臺灣之淡水域。臺灣名地河川之中、上游及其支流皆有分布。 

漁業利用

為臺灣河川最主要的溪釣種類之一。近年來,水產試驗所及民間均已開始嘗試人工養殖,為頗具養殖潛力之本土性魚種。通常以鹽烤、紅燒或清蒸(大型)均可。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