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oelorinchus multispinulosus
Coelorinchus multispinulosus多棘腔吻鱈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Katayama, 1942 棲息深度 146 - 300公尺
中文名 多棘腔吻鱈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鼠尾鱈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215 Macrou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多棘腔吻鱈 
最大體長 38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鱈魚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餘吳縣 
同種異名 Caelorinchus multispinulosus, Coelorhynchus japonicus, Coelorhynchus multispinulosus, Coelorhynchus vermiculari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邱美倫(2002)碩士論文;Fish of Japan(Nakabo, 2002)  Katayama, M. 1942 Okamura, O. 1970 Okamura, O. 197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5477 ASIZP0057306 ASIZP0058021 ASIZP0058635 ASIZP0058699 ASIZP0061047 ASIZP0061084 ASIZP0061104 ASIZP0061215 ASIZP0061333 ASIZP0065174 ASIZP0065651 ASIZP0065653 ASIZP0065796 ASIZP0066924 ASIZP0070663 ASIZP0700033 ASIZP0800964 ASIZP0800965 ASIZP0910964 ASIZP0910965 CAS214597 FRIP00147 FRIP00279 NMMBP01155 NMMBP05182 NMMBP05812 NMMSTP00183 NTMP0243 NTMP0821 NTMP1144 NTUM06125 NTUM06127 NTUM06128 NTUM06267 NTUM06462 NTUM06889 ...列出全部37筆...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
英文俗名 Spearnose grenadi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型延長,側扁。鼻骨前側邊緣不完全被骨支托;鼻窩裸出。吻部腹面裸出有些許小黑點分布。前鰓蓋骨腹側無鱗。發光器呈長桿狀,自肛門起點沿伸至喉峽部。體被弱櫛鱗,棘刺細短,多列密集且不規則排列。體側散佈有許多明顯的雲狀斑紋;口腔白色;鰓腔及各鰭暗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146-300公尺深泥砂底質、水溫5-7℃的水域。深海底棲性魚類,以小型之多毛類、甲殼類及明蝦為主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由日本南方、中國東海外緣、臺灣東北部及南部等海域。 

漁業利用

個體較大型,軀幹部份可食。小型個體則作為下雜魚。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