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Solenostomus cyanopterus  
發音 
Solenostomus cyanopterus藍鰭剃刀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eeker, 1854 棲息深度 0 - 25公尺
中文名 藍鰭剃刀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剃刀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94 Solenostom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藍鰭剃刀魚 
最大體長 17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鋸吻剃刀魚、剃刀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東北部、小琉球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尼 
同種異名 Solenichthys raceki, Solenostoma cyanopterus, Solenostomatichthys bleekeri, Solenostomus bleekeri, Solenostomus bleekeri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Fishbase(2004);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7504 ASIZP0059818  
英文俗名 Robust ghost pipefish; Blue-finned ghost pipefish; Ghost pipe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身體最高處位於背鰭硬棘部起點與腹鰭起點間;腹鰭至背鰭軟條部及臀鰭間之身體強烈縮窄。頭部延長;吻部亦延長呈扁管狀,背面具細鋸齒緣;鼻部具薄瓣,身體及鰭則無。口小,無齒,具單一觸鬚。背鰭兩個,彼此分離,第一背鰭具V弱硬棘,第二背鰭具17-22不分枝的軟條;臀鰭圓形,與背鰭軟條部相對,亦具有17-22不分枝的軟條;尾鰭圓形、截形或矛尖形;腹鰭大型,與背鰭硬棘部相對 ,雌魚可左右結合而膨大成一育兒囊。無側線。皮膚具數列星狀骨片。尾柄短,較大雌魚甚至消失。 體色多變,由褐色至粉紅或黃色皆有;體側另散佈許多小黑點或白點;背鰭硬棘部前部具兩個延長之黑斑。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岩礁或岩礁周圍之沙泥地海域,尤其珊瑚和海藻生長十分茂盛的海域。其攝食方式是以吸食的方式來攝食較小型浮游動物。大多成對出現。繁殖期時,雌魚的兩個腹鰭會膨大而閤起來形成一個和海馬一樣的育兒囊。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西起紅海、東非,東至斐濟,北至日本,南至澳洲等附近海域。臺灣分布於南部、北部及小琉球附近岩礁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偶為潛水捕獲,除學術研究及水族觀賞外,不具食用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