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Campichthys nanus  
發音 
Campichthys nanus小曲海龍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Dawson, 1977 棲息深度 0 - 10公尺
中文名 小曲海龍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海龍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95 Syngnath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小曲海龍 
最大體長 2.5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海龍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莫三鼻克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Shao, K.T., J.P. Chen and S.C. Shen, 1992. Marine fishes of the Ken-Ting National Park. Ken-Ting National Park Headquaters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Ministry of Interior: 427 pp. (in Chinese);Fishbase(2005);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Dawson, C. E. 1977 
典藏標本 ASIZP0062057  
英文俗名 Pipe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軀幹部的上側稜及下側稜各與尾部稜相連接,中側稜終止於最後一個軀幹部骨環及第4尾部骨環間。吻部背中稜具兩個分離之棘冠,不特別高起,連續或盤狀。骨環 13 + 26-27;背鰭鰭條數 18-19;胸鰭鰭條數 8-9;尾鰭鰭條數 10。體呈黃褐色至褐色,某些魚體在軀幹的背側具5條窄淡色橫紋。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礁區,以小型浮游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臺灣僅分布於南部墾丁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偶為潛水捕獲,除學術研究及水族觀賞外,不具食用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