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Microphis leiaspis  
發音 
Microphis leiaspis無棘腹囊海龍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eeker, 1853) 棲息深度 0 - 2公尺
中文名 無棘腹囊海龍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海龍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95 Syngnath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無棘腹囊海龍 
最大體長 19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無棘海龍、海龍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尼雅加達 
同種異名 Coelonotus leiaspis, Coelonotus liaspis, Coelonotus vaillantii, Hemithylacus leiaspis, Siphostoma yoshi, Synghnathus yoshi, Syngnathus budi, Syngnathus leiaspi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Fishbase(2005);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5560 ASIZP0057559 ASIZP0068845 ASIZP0068852 ASIZP0068879 ASIZP0072746 ASIZP0072747 ASIZP0075291 ASIZP0805428 ASIZP0805429 ASIZP0915428 ASIZP0915429 FRIP21497 NMMBP05984 NMMBP08543 NMNSF01076  
典藏基因2012-10-15,張家豪,CO1,100% 2012-10-15,張家豪,CO1,100%
英文俗名 Barhead pipe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軀幹部的上側稜與尾部上側稜不相連接,下側稜則止於臀部骨環附近而不與尾部相接,中側稜則與尾部下側稜相接。吻略長,頭長為其2.2-2.6倍。主鰓蓋縱稜不明顯或缺如,軀幹部的中側稜及下側稜並不明顯。骨環 16-18(通常 17)+ 30-34;背鰭鰭條數 53-56;胸鰭鰭條數16-20;尾鰭鰭條數 9。體淡褐色,側稜上有時散在雜斑或斑帶。

棲所生態

主要發現於水流緩慢的淡水溪流、小河及河口。以蠕蟲、甲殼動物及浮游動物為食。卵胎生的,雄魚尾部下面具孵卵袋。雄性在標準體長 11.25 公分時可以繁殖孵卵。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馬達加斯加、印尼,東至新加勒多尼亞與斐濟,北至日本。臺灣發現於東部及東北部。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偶為潛水或網具捕獲,除學術研究及水族觀賞外,不具食用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