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Oedalechilus labiosus  
發音 
Oedalechilus labiosus角瘤唇鯔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36) 棲息深度 0 - 20公尺
中文名 角瘤唇鯔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鯔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245 Mugil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角瘤唇鯔 
最大體長 4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瘤唇鯔、豆仔魚、烏仔、烏仔魚、烏魚、厚唇仔(澎湖)、土烏(澎湖)、腩肚烏(澎湖)、虱目烏(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
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印度孟買 
同種異名 Crenimugil labiosus, Mugil labiosus, Plicomugil labiosus, Plicomungil labios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7032 ASIZP0062987 ASIZP0071102 ASIZP0074028 ASIZP0804232 ASIZP0916902 ASIZP0916906 FRIP03080 NTUM08150 USNM00321303  
英文俗名 Hornlip mullet; Foldlip mullet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呈紡綞形,前部圓形而後部側扁,背無隆脊。頭短。吻短;唇無齒,下唇有一低低的雙重小丘和單列的似乳頭狀物,上唇很厚具有3-4列似乳頭狀物。眼圓,前側位;脂眼瞼不發達;前眼眶骨寬廣,佔滿唇和眼之間的空間,前緣有深凹的缺刻。口小,亞腹位;舌骨上長一些牙齒,腭骨則無牙齒。鼻孔每側各一對。在稚魚期為圓鱗,隨著成長而變為具有多列顆粒狀櫛刺之櫛鱗;頭部及體側的側線發達;側線數目11-13條;縱列鱗數32-37。鰓耙繁密細長,第一鰓弓下枝鰓耙30-41。背鰭兩個,第一背鰭硬棘IV,第二背鰭鰭條I,8;胸鰭上側位,具16鰭條,基部上端具黑點,腋鱗不發達;腹鰭腹位,具鰭條I,5,腋鱗發達;臀鰭具鰭條III,9;尾鰭分叉;幽門垂數3-4條;具沙囊胃。新鮮標本的體背灰綠色,體側銀白色,腹部漸次轉為白色。胸鰭基部無色,而有黑色斑點在其上端。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砂泥底質地形的海域,包括潟湖、礁盤及潮池等海域,亦常侵入港區。以底泥中有機碎屑或水層中的浮游生物為食。群棲性。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水域,由紅海、東非洲至馬歇爾群鳥,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臺灣四周海域除東部外均有。 

漁業利用

較罕見魚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