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Argentina kagoshimae  
發音 
Argentina kagoshimae鹿兒島水珍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Jordan & Snyder, 1902 棲息深度 100 - 500公尺
中文名 鹿兒島水珍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水珍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166 Argenti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鹿兒島水珍魚 
最大體長 2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水珍魚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鹿兒島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3(FAO,1999);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Jordan, D. S. etc. 1902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8025 ASIZP0061156 ASIZP0061480 ASIZP0062174 ASIZP0065768 ASIZP0065775 ASIZP0065782 ASIZP0068090 ASIZP0800918 ASIZP0800919 ASIZP0800920 ASIZP0803851 ASIZP0910918 ASIZP0910919 ASIZP0910920 ASIZP0913851 CAS214609 FRIP21342 NMMBP02545 NMMBP02818 NMMBP04571 NMMSTP00800 NMNSF00864 NTMP0013 NTUM06912 NTUM06978  
典藏基因2008-03-25,Kui-Ching Hsu,CO1,100% 2012-01-02,柯慧玲,CO1,100% 2012-01-08,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kagoshima argentine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細長,呈圓筒狀。眼大。吻尖;口小,上頜稍長於下頜;兩頜無齒,但舌齒強。第一鰓弓上鰓耙短,僅6-10。體被圓鱗,側線非常的明顯而發達。背鰭位於身體中央而略為前面的部位,後方靠尾柄處有一脂鰭;臀鰭在體的很後面,與脂鰭相對;胸鰭則在背鰭的正下方;叉型尾。體外表呈淡褐色,腹部為銀白色,體背約有十個左右的暗斑分布,兩側各有一條銀白色的縱帶。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在100公尺至數百公尺深的底層性魚類,屬於中、深層的海水魚,喜歡生活於砂泥底層的環境。以海洋中小型浮游生物為主要食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由日本南部一直到臺灣均有產。臺灣東部、東北部及南部有產。 

漁業利用

本種魚為產量較少,並主要之經濟性魚種,偶為底拖網所獲,肉質味道尚佳,有點似日本鯷,可用油炸或煮湯食用。在日本地區則經常以碳烤或曬乾鹽漬的方式食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