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Zebrasoma velifer
Zebrasoma velifer橫帶高鰭刺尾鯛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och, 1795) 棲息深度 0 - 30公尺
中文名 橫帶高鰭刺尾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刺尾鯛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70 Acanthu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橫帶高鰭刺尾魚 
最大體長 4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粗皮魚、高鰭刺尾鯛、老娘(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東印度 
同種異名 Acanthurus velifer, Zebrasoma desjardini, Zebrasoma desjardinii, Zebrasoma veliferum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Randall et al.,1990)  Randall, J. E., G. R. Allen etc. 199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5392 ASIZP0057664 ASIZP0060536 ASIZP0063489 ASIZP0066483 ASIZP0066539 ASIZP0070718 ASIZP0070795 ASIZP0074563 ASIZP0801439 ASIZP0801440 ASIZP0911439 ASIZP0911440 ASIZP0916944  
典藏基因2008-03-25,張家豪,CO1,95%
英文俗名 Sail fish tang; Ringed tang; Purple-lined tang; Sailfin tang; Pasific sailfin tang; Sailfin surgeonfish; Desjardin's sailfin tang; Eastern sailfin tang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卵圓形而側扁。口小,端位,上下頜齒較大,齒固定不可動,扁平,邊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各為IV棘及III棘,而前方軟條較後方延長,呈傘形;腹鰭I,5;尾鰭弧形。尾棘在尾柄前部,稍可活動。體呈灰白色,體側具6條褐色垂直橫帶,橫帶上另具細橫帶;尾柄褐色,尾柄棘及溝則為暗色;幼魚體色為黃色,亦具有橫帶。(Zebrasoma veliferum)為同種異名。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清澈而面海的潟湖及礁區,棲息深度由浪拂區至30公尺左右;而稚魚通常被發現於水淺且有遮蔽的岩石或珊瑚礁區,有時會出現於水較混濁的礁區。獨游性。以葉狀大型藻類為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紅海、非洲東部,東至夏威夷及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大堡礁及新加勒多尼亞。臺灣各地海域及離島均曾發現。 

漁業利用

一般以流剌網、陷阱法或潛水鏢魚法均可捕獲。觀賞及食用兼具。剝皮後,煮薑絲湯,肉質鮮美。尾柄上骨質盾板處理時需小心。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