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Malakichthys griseus  
發音 
Malakichthys griseus灰軟魚
by: ©陳順元
命名者 Döderlein, 1883 棲息深度 100 - 400公尺
中文名 灰軟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發光鯛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35 Acropomat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灰軟魚 
最大體長 2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大面側仔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東京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Steindachner, F. etc. 188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61459 ASIZP0065784 ASIZP0065810 ASIZP0068119 ASIZP0068120 ASIZP0072168 ASIZP0803578 ASIZP0803880 ASIZP0803881 ASIZP0913578 ASIZP0913880 ASIZP0913881 FRIP21298 FRIP21301 NMMBP00018 NMMBP00044 NMMBP01218 NMMBP01244 NMMBP01257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
英文俗名 Temperate ocean-bass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而側扁;體高大於標準體長之1/3。頭大,頭後部稍突起。眼大。吻短。口大,斜裂,下頜稍突出,下頜縫合處具棘狀突起;上頜末端及眼中部;上下頜、腭骨、鋤骨具絨毛狀齒。前鰓蓋骨後緣平滑,下緣具細齒;鰓蓋骨無棘。體被弱櫛鱗,鱗大易脫落;側線鱗數41-47。背鰭兩個,具鰭膜相連,具硬棘X,軟條9-10;臀鰭與背鰭軟條部相對,基底小於或等於最長之鰭條長,具鰭條III+7;腹鰭略小,具鰭條I+5;胸鰭長而低位;尾鰭深叉形。體背側黃褐色,腹側銀白色。各鰭淡色至灰黑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大陸棚斜坡,深度約在100-400公尺間。肉食性,以甲殼類及軟體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臺灣、中國及菲律賓。臺灣發現於東部及東北部海域。 

漁業利用

可利用底拖網捕獲。一般皆當下雜魚利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