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Taeniamia buruensis
Taeniamia buruensis橫帶天竺鯛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eeker, 1856) 棲息深度 0 - 6公尺
中文名 橫帶天竺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天竺鯛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52 Apogo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橫帶長鰭天竺鯛 
最大體長 7.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大面側仔、大目側仔 
世界分布 中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澎湖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印尼摩鹿加群島 
同種異名 Archamia buruensi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Shao, K. T., and J. P. Chen (1986) The New Records of Cardinalfishes from Taiwan, with a Synopsis of the Family Apogonidae. Journ. Taiwan Museum, 39(2):61-104;Randall, J. E., G. R. Allen and R. C. Steene (1990) Fishes of the  Shao, K.T. etc. 1986 Randall, J. E., G. R. Allen etc. 199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Mabuchi, K. , T. H. Fraser, H. Song, Y. Azuma etc. 2014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Buru cardinal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橢圓,高而側扁。前鰓蓋脊平滑,邊緣呈鋸齒狀。側線完全,延長到尾鰭。具鋤骨齒。臀鰭基底長;尾鰭頂端微凹。胸腔及肛門附近有發光器。D. VI-I,9;A. II,12-13;P. 10;GR. 4+1+15;Pred.S. 6;Ll. 23;HL. 2.54;BD. 2.65 in SL;ED. 3.52;SnL. 4.45 in HL。體略帶棕黃色,體側有三條窄縱帶:第一條延背鰭基底;第二條較窄,由吻部上表面,到背鰭最後一條軟條基底;第三條帶較寬,由吻端起,到尾鰭基底,以似眼瞳孔般大小的黑斑結束。各鰭略白,前鰓蓋散布小黑點。橫帶長鰭天竺鯛Archamia buruensis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淺礁或紅樹林沼澤區,生活區域涵蓋硬質及軟質海域。群居性,以浮游動物或其它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中太平洋區,自印尼至巴布新幾內亞、帛琉等,北至臺灣、菲律賓。臺灣澎湖有分布。 

漁業利用

無任何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