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Laiphognathus multimaculatus  
發音 
Laiphognathus multimaculatus多斑寬頜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Smith, 1955 棲息深度 5 - 20公尺
中文名 多斑寬頜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47 Blenn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多斑寬頜鳚 
最大體長 4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狗鰷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莫三鼻克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Lin, P.-L., K.-T. Shao and J.-P. Chen, 1994 Five new records of coastal fishes from western Taiwan. Zool. Studies 33(2):174-176.;Fishbase(2006);Springer, V.G., 1986. Blenniidae.. p. 742-755. In M.M. Smith and P.C. Heemstra (eds.) Smiths' sea fishes. Sprin  Smith, J. L. B. 1955 Smith, M. M. etc. 1986 Hiramatsu, W. etc. 1990 Lin, Pai-Lei. etc. 1994 
典藏標本 ASIZP0056680 ASIZP0058391 ASIZP0058494 NMMSTP00473 NMMSTP01009 USNM00325203  
英文俗名 Spotty blenn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稍側扁;間鰓蓋骨之腹後側有突起,向後超過上舌骨之後緣。頭頂無冠膜;前後鼻鬚皆分枝;其餘部位無鬚。鰓裂位胸鰭基上方。上下唇平滑;上下頜具後犬齒。D. X-XII, 19-21; A. II, 19-24; P. 11-14; V. I, 2。背鰭第VII-X棘延長;背、臀鰭與尾柄相連。體一致淡色,頭部及體側散布小黑斑;各鰭淡色,背鰭基底具黑點;尾鰭前部具一弧形排列之淡橘黃斑。

棲所生態

主要於亞潮帶的岩礁上。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非洲東岸、莫三比克至新幾內亞、所羅門,北至日本、臺灣等。臺灣分布於西部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