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arenchelyurus hepburni  
發音 
Parenchelyurus hepburni赫氏擬鰻尾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Snyder, 1908) 棲息深度 1 - 4公尺
中文名 赫氏擬鰻尾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47 Blenn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赫氏龜鳚 
最大體長 4.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狗鰷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那霸 
同種異名 Enchelyurus hepburni, Parenchelyurus hepbuen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Myers, R.F., 1991. Micronesian reef fishes.. Second Ed. Coral Graphics, Barrigada, Guam. 298 p.  Snyder, J.O. 1908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Myers, R. F.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5480  
英文俗名 Bluespotted blenny; Hepburn's blenn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稍側扁;頭稍扁平;間鰓蓋骨之腹後側有突起,向後超過上舌骨之後緣。頭頂無冠膜;頭無鬚。鰓孔長比眼徑還小,止於胸鰭上基部。上下唇平滑;上下頜各側後方具一犬齒。D. XI, 18; A. II, 19; P. 13; V. I, 2。背鰭無缺刻,背鰭、臀鰭與尾鰭基部以鰭膜相連。體黑褐色,散布白點;除腹鰭、胸鰭、尾鰭及臀鰭鰭緣為灰色外,餘為黑褐色;背、臀鰭具有2-3行呈縱列白色;尾鰭亦散布白點。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潮間帶礁石潮池區,深度4公尺內,常藏身於洞穴或縫隙內,受驚嚇時可見其用一前一後的方式跳躍於潮池與空氣間。以藻類、碎屑和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馬達加斯加至薩摩亞,北至日本,南至新加勒多尼亞等。臺灣分布於東部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