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Brama japonica  
發音 
Brama japonica日本烏魴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Hilgendorf, 1878 棲息深度 0 - 400公尺
中文名 日本烏魴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烏魴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67 Bram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日本烏魴 
最大體長 61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深海三角仔、黑飛刀、黑皮刀 
世界分布 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北部 
棲息環境 大洋、深海  模式種產地
日本海 
同種異名 Brama rai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Seki, M.P. etc. 1991 Seki, M. P. etc. 1993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5625 ASIZP0066858 ASIZP0070746 ASIZP0070846 ASIZP0804803 ASIZP0914803 FRIP20288 FRIP20504 NMMBP01851 NMMSTP00501 NTOU-AE6203 NTUM03841  
英文俗名 Pomfret; Ray's bream; Pacific pomfret; Bigtooth pomfret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卵圓形,側扁而高;頭背部圓凸。口大形,傾斜。吻鈍;下頜突出。上下頜及腭骨均有纖細牙齒。體被細鱗,鱗片中央有稜突或棘;體側縱列鱗數65-75。無側線;背鰭及臀鰭上被有細鱗,但基底無鱗鞘;尾鰭基部上的鱗與尾柄上的鱗比較,僅緩慢而漸次的變小。背鰭單一,起點在鰓蓋之後,不特別延長;臀鰭起點明顯在胸鰭基部後的下方,不特別延長;左右腹鰭相當接近;尾鰭叉形。體色為銀白色至銀灰色,死亡後魚體迅速轉變為灰褐色至黑褐色。背、尾鰭暗色;其餘各鰭淡色或稍暗。

棲所生態

大洋性底棲魚類,白天棲息於150-400公尺深的底層,夜晚則到水表層活動覓食。肉食性,以其他的魚類、甲殼類及頭足類等為主食。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亞熱帶至亞寒帶海域,包括白令海、日本近海、臺灣、菲律賓等水域。臺灣主要分布於北部海域。 

漁業利用

漁期全年皆有,可利用延繩釣漁法捕獲,通常本種魚都是偶獲,數量並不多,故並非臺灣主要經濟魚種。一般市場亦不常見,魚肉尚佳,紅燒或煮味噌湯皆可。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