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alliurichthys japonicus  
發音 
Calliurichthys japonicus日本美尾䲗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Houttuyn, 1782) 棲息深度 10 - 208公尺
中文名 日本美尾䲗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鼠䲗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53 Callionym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日本美尾䲗 
最大體長 2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老鼠、狗圻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長崎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Fishbase(2006);李承運(2012)臺灣海域鼠科魚類之分類與分子演化研究。海洋生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灣海洋大學。236頁。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9398 ASIZP0061905 ASIZP0062202 ASIZP0063087 ASIZP0063263 ASIZP0063264 ASIZP0064115 ASIZP0064558 ASIZP0065041 ASIZP0066364 ASIZP0073730 ASIZP0700125 ASIZP0900352  
英文俗名 Dragonet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縱扁。枕骨區具二個高骨質突起,通常在突起間另具一骨質崚脊。鰓孔背位。前鰓蓋骨強棘為頭長之0.23-0.45倍,強棘末端平直或稍下彎曲,腹緣平滑而直,基部具一強倒棘,背緣具六至十三個鋸齒狀之小倒棘。側線從眼延伸至尾鰭第3或第4分支鰭條的末端,具一眼下分支及一分叉之頜、前鰓蓋骨分支,枕骨區具一條橫向側線及尾柄背部具二條橫向側線,連接體側二側線。雄魚第一背鰭高,第I及第II棘延長成絲狀,約等長,雌魚第一背鰭低,背棘不延長成絲狀;雌、雄魚第二背鰭鰭緣平直,背鰭與臀鰭除最後一鰭條外,其餘鰭條均不分叉;胸鰭延伸至臀鰭第2鰭條基部;雌雄魚尾鰭均延長,茅狀尾,雌魚尾鰭稍短。保存標本體呈棕色,背部具白斑及深棕色底,腹部白色,體側具一列深棕斑及黑點;雄魚喉部具一棕斑或黑斑,且無線紋圍繞,雌魚喉部稍白;眼深灰或深藍色;雌、雄魚第一背鰭色淡,均具不規則之棕斑及棕線,但數目及分佈位置多變,第III棘膜具一白底黑斑,此黑斑延伸至第II棘膜,第II棘膜亦具白紋;雌雄魚第二背鰭透明,鰭條具棕點,鰭膜具水平之短棕紋及棕點;臀鰭鰭緣2/3處黑色, 鰭條尖端白色,鰭基白色;尾鰭具6-12列排成垂列之深棕斑,下葉緣黑或深棕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於淺水區到深水域的砂泥底上。以片腳類動物、多毛類動物、二枚貝、腹足動物與陽燧足等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臺灣、日本、巴布亞新幾內亞、印尼、澳洲西北部及赤斯特菲群島等。臺灣分布於西部、北部及澎湖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