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Gnathanodon speciosus  
發音 
Gnathanodon speciosus無齒鰺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Forsskål, 1775) 棲息深度 0 - 20公尺
中文名 無齒鰺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鰺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64 Carang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黃鸝無齒鰺 
最大體長 11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虎斑瓜、甘仔魚(臺東)、黃鯌(澎湖)、花燒鯌(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綠島、東沙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紅海 
同種異名 Caranx cives, Caranx edentulus, Caranx panamensis, Caranx speciosus, Gnathandon speciosus, Gnathanodon specious, Gnathodon speciosus, Gnathonodon speciosus, Scomber specios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Lin & Shao(1999)  Forsskål, P. 177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Lin, P. L. etc.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5599 ASIZP0056687 ASIZP0056850 ASIZP0057533 ASIZP0058808 ASIZP0059529 FRIP03165 NMMBP04878 NMMBP04879 NMMSTP01026 NTMP0427 NTUM02199 NTUM06824  
英文俗名 Trevally; Yellow jack fish; Yellow ulua; Golden trevally; King fish; Golden jack; Golden toothless trevally; Golden trevally; Golden horsmackerel; Golden kingfish; Golden 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側扁而高。眼小。脂性眼瞼不發達。上頜骨末端僅達眼前緣下方。上頜、鋤骨、腭骨及舌面皆無齒,下頜亦僅於幼魚時有數枚微小的細齒,成魚則消失。體被小圓鱗,胸部完全具鱗。側線直走部始於第二背鰭第8-9鰭條之下方。稜鱗弱,只存在直走部的後半部。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前方鰭條呈新月形,後方不具有離鰭;體色銀白至黃色,體側有7-11條寬窄相間的黑色橫帶,第一條橫帶貫穿眼部,第二條則橫越鰓蓋後緣。鰓蓋後緣的上方另具一黑斑。各鰭皆為黃色,尾鰭另具黑色緣。大型魚之體側另散佈黑點。

棲所生態

幼魚常游動於鯊魚或其他大型魚旁以撿食碎屑並獲得保護,有「領航魚」之稱。成魚則巡游於沿岸礁石區、瀉湖區,以其厚唇在沙地中尋找無脊椎動物,如甲殼類、軟體動物或小魚等。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臺灣各沿岸偶而可見。 

漁業利用

一般漁法以流刺網捕獲。煎食為宜。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