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Scomberoides tol  
發音 
Scomberoides tol托爾逆鈎鰺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Cuvier, 1832) 棲息深度 10 - 20公尺
中文名 托爾逆鈎鰺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鰺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64 Carang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革似鰺 
最大體長 6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七星仔、棘蔥仔、鬼平、刺蔥(澎湖)、龜秉(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洋至澳洲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西南部、北部、澎湖、小琉球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度 
同種異名 Chorinemus tala, Chorinemus tol, Scomberoides formosanus, Scomeroides tol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Lin & Shao(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5417 ASIZP0056690 ASIZP0058222 ASIZP0059798 ASIZP0060366 ASIZP0062808 ASIZP0064819 ASIZP0068566 ASIZP0068847 ASIZP0068854 ASIZP0070130 ASIZP0075964 ASIZP0076074 ASIZP0076077 ASIZP0076446 ASIZP0079235 ASIZP0700016 ASIZP0800295 ASIZP0804157 ASIZP0914157 FRIP00259 FRIP01002 FRIP20399 FRIP21410 NMMBP00123 NMMBP00146 NMMBP00934 NMMBP00941 NMMBP01242 NMMBP01323 NMMBP04419 NMMBP05140 NMMBP06595 NMMBP06596 NMMSTP00457 NMNSF00205 NMNSF00836 ...列出全部47筆... 
典藏基因2015-11-01,Yu-Ming Shih,CO1,100%
英文俗名 Needleskin queenfish; Slender leatherskin; Slender queen fish; Needle scaled queenfish; Needlescaled queenfish; Queenfish; Blackfin queen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甚側扁。背部輪廓在近眼處稍凹入。吻尖,長於眼徑。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末端延伸至眼中部瞳孔後緣之下方。脂性眼瞼不發達。上下頜、鋤骨、腭骨和舌面均具齒。頭部無鱗,體則被針形小圓鱗,多少埋於皮下。側線在胸鰭上方微彎,無稜鱗。第一背鰭具6-7硬棘,棘間無膜相連,僅有一小膜與基底相連。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且約略等長,後半部各有8-12個半分離鰭條,但無真正離鰭亦無凹槽。體背藍黑色,腹部銀白色。頭側眼上緣具一黑色短縱帶;新鮮時,體側另具一列黑色圓斑,其4-5個在側線上,餘皆在側線上方,但死後會逐漸消失,此外幼魚期是完全沒有圓斑。

棲所生態

棲息於沿岸表層水域,主要棲息在泥沙底質海域,也會進入河口半淡鹹水域。主要以小魚為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澳洲間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臺灣各地均產,尤其西南部及南部較多,其餘海域也可發現,是常見之魚種。 

漁業利用

一般漁法以流刺網、定置網、拖網及一支釣捕獲。煎食較宜。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