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Lates calcarifer  
發音 
Lates calcarifer尖吻鱸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och, 1790) 棲息深度 0 - 40公尺
中文名 尖吻鱸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尖吻鱸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31 Lat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尖吻鱸 
最大體長 20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金目鱸、盲槽、扁紅目鱸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河口、淡水、
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日本 
同種異名 Coius vacti, Holocentrus calcarifer, Lateolabrax japonicus, Lates darwiniensis, Pseudolates cavifron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Paxton, J.R. etc. 198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6530 ASIZP0058735 ASIZP0061739 ASIZP0065785 ASIZP0065792 ASIZP0065794 ASIZP0070880 ASIZP0079292 ASIZP0700323 ASIZP0801109 ASIZP0801110 ASIZP0801111 ASIZP0804154 ASIZP0900120 ASIZP0911109 ASIZP0911110 ASIZP0911111 ASIZP0914154 FRIP00598 NMMBP04411 NMMBP04993 NMMBP05242 NTMP0586 NTUM00835  
典藏基因2008-03-24,Kui-Ching Hsu,CO1,100% 2012-01-15,柯慧玲,CO1,100% 2012-01-08,柯慧玲,CO1,100% 2012-01-08,柯慧玲,CO1,100% 2015-11-01,Yu-Ming Shih,CO1,100%
英文俗名 Palmer; Sea bass; Silver perch; Silver barramundi; White sea bass; Asian seabass; Cock-up; Barramundi perch; Barramundi; Giant seaperch; Giant perch; Giant sea-perch; Giant sea perc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而側扁,腹緣平直。頭部尖,頭背側、眼睛上方有一明顯凹槽。眼略小。前後鼻孔相近。吻短而略尖。口大,下頜略突出;上頜後端達眼後下方。眶前骨與前鰓蓋骨均無鋸齒之雙重邊緣,前鰓蓋骨下緣3-4硬棘。上、下頜、鋤骨、腭骨及翼骨上均有絨毛狀齒帶,舌上無齒。被細小櫛鱗。背鰭單一,具深缺刻;胸鰭短;尾鰭圓形。 背鰭具有7-9根硬棘,11根軟條;臀鰭具有3根硬棘,8根軟條;胸鰭具有15根軟條;側線鱗列數為52-60。成魚體呈銀白色,體背側灰褐至藍灰色,各鰭灰黑或淡色;幼魚褐色至灰褐色,頭部具3條白紋,體側散布白色斑紋,眼褐色至金黃色,隨成長而略具淡紅色虹彩。最大體長可達200公分,體重可達到60公斤。據報導體長29-60公分可達性成熟。(2020-6-17 黃世彬 編寫)

棲所生態

棲息於礁石與泥沙交匯處沿岸與潟湖水域或是河口、紅樹林等半淡鹹水水域,清澈與混濁水域中都可發現其蹤跡,也會溯入河川的純淡水域中,尤其小魚與亞成魚較常見於河川水域。棲息深度範圍為10-40公尺。會性轉換,是一種先雄後雌的魚種(protandrous hermaphrodite),在河口處繁殖。性不耐低溫。肉食性魚類,以小型魚類、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沿岸之半淡鹹水域,西起阿拉伯灣,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北部。臺灣北部、西部及南部皆有分布。 

漁業利用

在臺灣雖分布廣泛,但野外水域並不常見。一般由一支釣、延繩釣與流刺網等漁法捕獲,全年皆有產。本魚種已有人工繁養殖以供應市場需求,目前以臺灣南部養殖較多,市場所見幾乎都是養殖個體。本魚種在東南亞與澳洲也有人工養殖,同時在當地也是一種熱門的休閒釣魚目標魚種。可清蒸、紅燒或煮湯食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